你曾經試圖說服他人改變,但對方還是無動於衷嗎?即使你已經列舉了各種事實佐證,比如閱讀對個人成長的好處、存錢以應對風險的重要性,對方依然只是點頭不行動,不然就是嫌你嘮叨愛管閒事?

事實與故事,誰的說服力更強?

今天要來讀的書《勾引大腦》便是解答這個問題的著作之一。本書作者麗莎.克隆(Lisa Cron)雖然不是說服力專家,但她的職業——故事教練——卻讓她善於透過故事改變一個人的想法,甚至讓對方自發性地做出改變。

在此書中,麗莎以各種不同的案例與科學化的研究,證實了故事比起事實更具說服力;即使人用恐嚇、威脅或苦口婆心的口吻去說服他人,效果也無法與故事相比。

書中有個鮮明的對比研究,主要評估「事實」與「故事」哪項更能提升女大學生採取避孕措施的意識。在事實組中,研究人員讓受測者看新聞報導,提供她們缺乏避孕措施的性生活的死亡率數據。此外,他們還提供因意外懷孕而毀了前程的父母的採訪,試圖透過這些方式告知受測者避孕措施的重要性。

而在故事組中,研究人員沒有提供任何一項事實,而是讓受測者觀看青春偶像劇以了解主角是如何因意外懷孕,面臨令人心碎的結果。

研究的結果超乎想像,原以為有真實的夫妻現身說法能說服女大學生做好避孕措施,但事實組的受測者卻無動於衷,對採取避孕措施的重要性不以為然;相反的,大部分故事組的受測者則願意從此做好避孕措施,改變自己以往的錯誤想法。

換言之,事實在說服力上徹底完敗,但理由是什麼?

故事讓你間接體驗現實生活中會產生的各種影響,它們能引發事實本身無法帶來的改變。——《勾引大腦》

如果強迫你吃蟲子,你會有什麼反應?

麗莎在書中提到,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解碼器」,也就是所謂個人看待世界的濾鏡。如果一項事實不符合自己的既定認知,人通常都不會輕易接受。

舉例而言,「食用蟲子能攝取非常高的蛋白質」是一項事實,但不同文化的人對於這項事實有不同的「解碼器」。在泰國,人們普遍認為吃蠕動的蟲子是很正常的事;在非洲迦納(Ghana),吃肥美多汁的白蟻是一種高營養的飲食習慣;但對於我而言,即使知道這項事實也絕不會食用蟲子!反而唯恐避之不及。

然而,只要我跟蟲子保持一定距離就能相安無事,蟲子即沒有冒犯到我,也能讓懂得欣賞的人去品嘗。不過如同逼迫他人吃蟲子一樣,生活中總有人喜歡逼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試想一下,如果你本身是抗拒這種飲食習慣的人,對方卻強迫你吃下蟲子,你會有何反應與感想?我的話,一定是反抗還有譴責對方的無禮。同理,當人試圖以事實和證據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時,其實就如同強迫他吃下討厭的蟲子。

當人處於「被迫」狀態時,大腦中的杏仁核會非常活躍,啟動「戰或逃」意識引導人們準備反擊或逃跑。若對方與自己同輩,人通常會捲起袖子準備跟對方大吵一架,甚至大打出手;若對方是長輩,人則會把對方的話當做耳邊風。

簡單而言,事實之所以較難說服他人並不是事實本身的錯誤;而是當人被迫接受觀點時,下意識會啟動「戰或逃」意識,放下理性思考轉而準備大吵一架或逃離對話。

我們看到的並不是這個世界的本來樣貌,而是我們眼中的世界。——《勾引大腦》

延伸閱讀:如何讓人聽懂自己?3個有效的溝通訣竅《史丹佛人際動力學》閱讀心得

故事的厲害之處,在於躲過杏仁核的雷達偵查

相反的,故事則不同於事實那樣引起對方的反感。原因在於故事總是充滿娛樂性,情節的曲折離奇也引起人們的好奇心,使聽眾願意跟隨故事裡的主人公一同探險。而在此時,聽眾的注意力都聚焦在故事的後續發展,也就意識不到故事是在嘗試傳達新觀點。

奇妙的是,當人在聽故事時,杏仁核並不太活躍;反之,人的大腦還會感受到許多多巴胺的分泌,因為故事總是令人感到快樂與期待。換句話說,故事比事實更具說服力的關鍵優勢之一,便是故事能躲過「戰或逃」意識,讓人心甘情願地聽下去。

不止如此,比起用事實企圖說服別人去改變,故事的結尾通常會留下許多遐想空間,少了不必要的行動呼籲,聽眾反而願意回想主人公的做法,進而省思自己可以做出的改變。這,就是故事的威力:不明說但讓你體會,並且自覺是自己願意改變的。

比起聽他人直接說出自己學到什麼,我們更傾向透過具有情感意義的故事,跟著他們一起學習,從他人的經驗裡學到寶貴的一課。——《勾引大腦》

延伸閱讀:如何增加自己的表達力?一副好口才,不如一則好故事《黏力》閱讀心得

什麼樣的故事最吸引人們?

了解故事與事實的差異是說服他人的關鍵要點,可是若人想要做到以故事說服他人,還必須修習書中的故事創作課。

然而,本文的篇幅有限,無法囊括書中的所有創作技巧。但從書中的練習系統中,我們還是能學到一個故事的基本架構,讓你立即就能創作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個架構有以下三個步驟:

一、描述故事主角遇到的艱辛難題。

二、具體描述主角遇到這個難題時的無力感與內心掙扎。

三、主角在一段掙扎後因為什麼原因而頓悟到解決方法。

其實,大部分扣人心弦的故事都離不開這三點。前面兩點通常用於堆疊故事的張力,讓觀眾對於主角的遭遇感到同情與著急,也是這兩點讓觀眾把自己代入到主角身上。

但觀眾都不想看到主角經歷了痛苦卻得不到解放,因為這就像隱喻自己面對的問題同樣無法解決。所以第三步的加入是給予主角一個「苦盡甘來」的結局,讓觀眾在思緒與情緒上都得到解放。

當然,這個架構不一定能創作出曠世的故事,但卻足以建構一個吸引人的故事。然而,若你不善於創作故事,有個故事類型卻是非常值得你去關注與書寫,那就是「你自己的故事」。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沒有一個人是不經歷過風雨就穩定成長。過程中一定有令你內心非常爭執,抓破頭也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最後卻因為一個轉念或改變,使你豁然開朗,自己整個人也因此變得更好。而這,就是一個好故事。

所以,與其創作一個虛構的故事,不如敘說自己親身經歷的往事,因為那就是人生早已為你寫好的故事。你的故事無需任何修飾,便以足夠動人。

我們不是藉由故事逃避現實,而是透過故事應對現實。——《勾引大腦》

結語:故事的美在於永續傳承有價值的事

我第一次感受到故事的力量,應該是初三那年的歷史課。那時候即將要應對年度大考了,歷史老師挑了幾位同學整理「世界第一大戰」的經過大綱,然後看哪位同學的版本最容易被記住。而我是其中一位整理大綱的同學。

歷史老師如何評測呢?她要整理大綱的同學完成自己的版本後,就在自己的原位上大聲念出來。可惜的是,經過一輪報告後也沒有聽到令人好記的版本,反而更多是像教科書的篇章。於是,老師要我們再試一次。

不知從哪來的念頭,我想到不如讓世界大戰的歷史變得有趣一點。在我準備的第二版中,我試著加入故事一貫會有的開場「很久很久以前……」然後在講述當中的戰爭時,我將人物描述的更有個性,也配上子彈或大炮的音效,加強故事的趣味性。

輪到我報告時,我並不知道效果會如何,可能還會被笑是傻瓜。但當我開口說著故事一貫會有的開場時,明顯看見許多同學臉上充滿期待,而聽到我配上音效的故事,全班也哄堂大笑。更重要的是,全班就只有我說了故事,所以也加強了大家對於「世界第一大戰」經過的記憶。

其實,故事是很棒的文明發現。因為故事,我們生活有了樂趣;因為故事,我們發現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因為故事,我們知道遠古文明的歷史。

故事的強大,就在於以有趣好記的方式,從先賢那裡傳承人類的智慧,並且讓這些智慧永傳後世。即使人類會有死去的一天,但我們的故事卻能永遠流傳下去並幫助我們的後裔。

如此看來,故事不只是娛樂的工具,也是傳承人類智慧的載體。

如果對你學習有幫助,歡迎訂閱我們的 FB,不錯過學習內容:https://reurl.cc/lRGLME

 

在拾課學習,時刻都能學習

Photo by KAL VISUALS
自我成長
浩然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3個職涯發展的建議,幫你突破職涯瓶頸期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幫助讀者規劃與發展職涯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是一名職涯訓練專家。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個人職涯發展的故事與領悟,而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能夠獲得啟發,幫助自己像作者一樣突破職涯瓶頸期。假如你目前正遇到工作困擾,此書會是一本適合的讀物。

Photo by Aziz Acharki
自我成長
浩然

想要變得富有,先讓內心變得富足

想要變得富有,先要讓內心感到富足。倘若人對現況總是感到不滿意,即便賺再多的錢也很難獲得快樂。因為欲求不滿的內心會讓人總想要獲得更多,永遠都不會感到知足與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人就不會想要花多餘的錢提高生活品質,如此就能將錢存起來累積資產,逐步變得富有,生活也變得更快樂。

Photo by Daria Tumanova
職場能力
浩然

《快不能解決的事》閱讀心得:遇到工作上的複雜問題,你要學會慢速處理

《快不能解決的事》是一本教人學會看待複雜問題,學會處理問題根本成因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致力於推廣「慢的生活」。他認為現今時代人們普遍都喜歡快速解決問題,以至於經常使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使得問題未能徹底解決。因此,他在書中教會我們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性地處理問題。

Photo by Chungkuk
心理療癒
只贏

《善良是一種選擇》閱讀心得:行善是美德,也是無價的獲得

《善良是一種選擇》的作者沈雅琪是國小老師,因為某次被學生誤將「沈」寫成「神」,在網路分享這則趣事,因此從沈老師就變成了神老師。她育有三名子女,其中小女兒在十個月大時,就被醫師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身為特殊兒的母親,非常理解在社會上會遇到的困境。

Photo by Do Nhu
心理療癒
浩然

生活越是痛苦,越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基本面

人生的低潮期不期而遇,如何面對這段時期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發現,應對人生低潮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面向。比如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以及照顧飲食。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不過顧及好卻是能夠給身體與心靈提供能量,讓你有心力對抗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