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唸書時,你或許體會過這種情況:學歷高的老師不一定會教書,會教書的又不一定學歷高。

懂得教書的老師,能用簡單易懂的話講解課本知識。反之,不擅長教書的老師,即便學識淵博,也常以艱澀難懂的話語把知識變複雜。

後者的情況在學生聽來就像是「讀了書摸不著頭緒,聽了書更是一頭霧水」,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學識淵博的老師較容易受到「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

你也中了「知識的詛咒」嗎?

1990年,在史丹佛大學內,有位學生透過研究「知識的詛咒」的主題,成功考取心理學博士學位。這位學生名為伊麗莎白・牛頓(Elizabeth Newton),她想了解一個人掌握的訊息量,是否會影響他傳達訊息的效果,所以便設計了一項簡單的遊戲,以此實驗假設。

這個遊戲主要有兩位角色參與,一位稱為「敲打者」,另一位則稱為「聆聽者」。在遊戲當中,敲打者會收到一份知名歌曲的清單,並且需要按照歌曲的旋律,在桌子上敲擊出節奏。而扮演聆聽者的人則需要透過聽到的節奏猜出歌曲。歌曲的知名度是大部分人所熟悉的,比如生日時會聽到的<生日快樂>,所以聆聽者並不會因為生僻的曲目無法猜出歌曲。

然而,即使歌曲非常普及、耳熟能詳,實驗的成績卻顯示聆聽者猜對歌曲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二點五,也就是一百二十首歌中只猜對三首。

在還未向敲打者公布這項成績時,實驗人員請他們評估聆聽者猜對歌曲的機率,敲打者給出的答案是百分之五十,也就是每敲出的兩首歌當中,就能猜對一首。當實驗人員揭曉成績後,敲打者對聆聽者的表現難以置信,甚至擺出詫異的表情,心想:聆聽者怎麼能笨成這樣?

其實,這種情況如同人在生活中向別人傳達訊息的情形。一件事在自己看來就是簡單易懂,但是說給別人聽時,對方就是怎麼都無法理解,而身為説者的人會認為對方怎麼如此難開竅,怎麼點都不通。

然而,說者其實並不知道自己中了知識的詛咒,忘了當初自己還不懂這個訊息時的模樣,也就難以知道為什麼對方不能理解。而在上述的遊戲中,敲打者是因為腦中擁有歌曲的旋律,才會認為敲擊出的節奏容易讓聆聽者猜出歌曲,但殊不知,聆聽者因為腦中缺乏旋律,所以在他們聽來,就只有雜亂無章的節奏,而不是歌曲的旋律。

破解知識的詛咒,人才能更好的學習

知識的詛咒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例如老師與學生、行銷人員與客戶、父母與孩子,彼此之間都扮演著敲打者與聆聽者的角色。如果敲打者不設法破解知識的詛咒,則可能會因為說的話沒人能聽懂,無法有效傳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訊息。

舉個例子,如果父母只是苦口婆心地向孩子傳授儲蓄的重要性,但因孩子還年輕,無法確切感受到儲蓄對人生的重要性,也就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鍥而不捨的教導自己儲蓄的知識,反而會認為父母太過嘮叨,是在以父母的身分強迫自己做事。

如果你也想讓自己說的話更好的讓人聽懂,更好的說服別人,讀《黏力,把你有價值的想法,讓人一輩子都記住!》這本書會是不錯的選擇。

本書的重點在於「黏力」兩字,因為撰寫此書的兩位作者,也是兄弟檔的奇普・希思(Chip Heath)與丹・希思(Dan Heath)希望透過這本書,讓讀者學會把自己要傳達的話語附有黏性,更容易並且長久地黏附在他人的記憶裡。

他們收集並分析過許多不同的好廣告、好文章,想了解為什麼這些訊息能流傳久遠,而且深入民心。經過他們的研究發現,原來這些能被人時常回想起的廣告、文章都擁有六個共同的原則。。

這六個原則分別是簡單(Simple)、意外(Unexpected)、具體(Concrete)、可信(Credible)、情感(Emotional)、以及故事(Stories),把它們整合起來便是「成功」(SUCCESSs)傳達訊息的黏力六大原則。

如果你想讓訊息帶有黏性,只要按照這六大原則建立訊息就能辦到。作者還特別強調,這六大原則並不是方程式,而是一份清單,讓你檢視你所要表達的訊息有否足夠的「黏度」。一項訊息擁有越多以上的原則,就越是容易讓人記住。

而其中,尤以「故事」這個原則最能為訊息帶來黏性,因為故事一般都已經包含其他原則,人無需特別做修改,便能讓故事好好的被他人記住。

一副好口才,不如一則好故事

能進入史丹佛大學的學生都很聰明而且多半也思緒敏捷,口才了得。然而,即使擁有再厲害的口才、演講能力,他們演講時說過的內容,觀眾也不一定能好好記住。

作者之一的奇普身為史丹佛大學教授便是透過課堂實驗證明了這一點。他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分鐘的演講內容,然後輪流上台向同學演講,在台下聽講的同學則扮演評委的角色,為演講者的表現打分數。不意外,口才了得的學生通常都獲得較高的分數。

評分完畢後,奇普播放一支十分鐘的影片讓學生休息觀看,影片播完後奇普再請學生們拿出一張紙,要求他們寫下先前在演講中聽過的內容。

學生們錯愕的發現自己竟然完全記不起來,而且只是經過一支十分鐘影片的休息時段,聽過的內容便以悄然飛走。但有一種東西依然在學生的腦中迴蕩,那就是——故事。

經奇普的計算,每十位學生當中只有一位學生講過故事,其他九位多以證據和統計數字來支持自己的演講。然而,當學生們試著回想聽過的演講內容時,,只有百分之五的學生能記起一個統計數字,卻有百分之六十三的學生能記起聽過的故事。

雖然這當中可能是因為較多的學生講數字,當有學生講故事時能帶給聽眾新鮮感,所以才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但我們也不該忽略故事本身就有讓人容易記住的特點。參照黏力的六大原則便能發現,故事經常包含意外(Unexpected)、具體(Concrete)以及情感(Emotional)元素,也就能讓聽者較深刻地記住內容。

奇普的這項實驗證明,好口才不一定能讓傳達出去的訊息附有黏性,反而只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演講功力。要令訊息始終讓人記得,訊息是否包含黏力六大原則才是關鍵所在。

訊息必須精簡,因為我們一次只能學到並記得有限的資訊。——《黏力》

結語:與其論述,不如說故事

所以,下回當你想向他人講解一個知識或概念時,與其用論述口吻解釋,不如說個故事更容易讓人體會與理解。

比如,父母想教孩子學會「堅持到底」的美德,與其每天嘮叨,不如向孩子說「龜兔賽跑」的故事。再如,與其一字一句地向朋友解釋為什麼你喜歡自己的工作,不如向朋友說個關於你工作上的故事,讓他們體會其中的價值。

閱讀完本書後,我也深刻的體會到故事的威力。其中的一個體會是:故事擁有很強的啟發能力。

試想,世界上的真理八九不離十,例如勇氣、處變不驚、堅毅都是為人所熟知的美德。但如果只用相同的字眼說給別人聽,並不能讓對方產生共鳴,了解這些美德的美好之處。反而說個相關的故事更能啟發思考、共鳴,更讓人容易記住教誨並且身體力行。

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話更好的啟發他人,讓人記住,就改成說故事吧!故事可以是用自己的生活事蹟為例,也可以是找現成的,重點在於,今天開始改變表達訊息的方式,就能改變他人對你話語的接受度。

延伸閱讀:如何讓人聽懂自己?3個有效的溝通訣竅《史丹佛人際動力學》心得

如果對你學習有幫助,歡迎訂閱我們的 FB,不錯過學習內容:https://reurl.cc/lRGLME

 

在拾課學習,時刻都能學習

Photo by KAL VISUALS
自我成長
浩然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3個職涯發展的建議,幫你突破職涯瓶頸期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幫助讀者規劃與發展職涯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是一名職涯訓練專家。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個人職涯發展的故事與領悟,而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能夠獲得啟發,幫助自己像作者一樣突破職涯瓶頸期。假如你目前正遇到工作困擾,此書會是一本適合的讀物。

Photo by Aziz Acharki
自我成長
浩然

想要變得富有,先讓內心變得富足

想要變得富有,先要讓內心感到富足。倘若人對現況總是感到不滿意,即便賺再多的錢也很難獲得快樂。因為欲求不滿的內心會讓人總想要獲得更多,永遠都不會感到知足與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人就不會想要花多餘的錢提高生活品質,如此就能將錢存起來累積資產,逐步變得富有,生活也變得更快樂。

Photo by Daria Tumanova
職場能力
浩然

《快不能解決的事》閱讀心得:遇到工作上的複雜問題,你要學會慢速處理

《快不能解決的事》是一本教人學會看待複雜問題,學會處理問題根本成因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致力於推廣「慢的生活」。他認為現今時代人們普遍都喜歡快速解決問題,以至於經常使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使得問題未能徹底解決。因此,他在書中教會我們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性地處理問題。

Photo by Chungkuk
心理療癒
只贏

《善良是一種選擇》閱讀心得:行善是美德,也是無價的獲得

《善良是一種選擇》的作者沈雅琪是國小老師,因為某次被學生誤將「沈」寫成「神」,在網路分享這則趣事,因此從沈老師就變成了神老師。她育有三名子女,其中小女兒在十個月大時,就被醫師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身為特殊兒的母親,非常理解在社會上會遇到的困境。

Photo by Do Nhu
心理療癒
浩然

生活越是痛苦,越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基本面

人生的低潮期不期而遇,如何面對這段時期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發現,應對人生低潮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面向。比如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以及照顧飲食。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不過顧及好卻是能夠給身體與心靈提供能量,讓你有心力對抗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