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聽過一則很可愛的寓言故事。有一隻小狗聽說幸福在尾巴上面,於是他竭盡所能,每天都追著自己的尾巴跑。可惜的是,儘管他再如何努力,兜了一圈又一圈,轉到頭昏腦脹,也始終追不到牠眼中的幸福。
最後小狗失落地跟媽媽說,我咬不到自己的尾巴,這輩子將永遠無法獲得幸福!
此時,狗媽媽溫柔地對他說:「媽媽告訴你一個秘訣,只要你學會了,就能擁有幸福!」
「什麼秘訣」?小狗重燃希望。
狗媽媽接著說:「只要你抬頭挺胸往前走,幸福就在身後。」
「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快樂;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擁抱滿足的人生,才是最大的幸福。」——《滿足》
「幸福」是追求但不強求的人生態度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是《滿足》,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 Christina Berndt)是心理學博士,也是《南德日報》的編輯,前本著作《韌性》甫出版就獲得大眾喜愛,在德國賣出二十萬本的佳績。
在現今社會裡,許多人就像故事裡那隻想咬到幸福的小狗。我們汲汲營營追求更好的生活,期望在獲得財富的道路上,能達到大眾眼中的成功。心想,若能達到目標,就能擁有幸福的理想人生。
弔詭的是,當我們越努力追尋,卻換來更多失落;有些人看似擁有優渥的物質享受,內心卻感到匱乏,甚至從來未曾感到真正的快樂。這不免讓然趕到疑惑,究竟真正的「幸福」要如何追尋?
有別於坊間常見成功顯學的書籍,在這本書中,作者由自身經驗出發,用溫柔的筆觸,搭配科學理論,透過書中「滿意指數」測試,以及有關的十七項練習,不僅能讓讀者檢視目前是否過著滿意的生活,也能更進一步探究幸福真正的涵義。
✏️延伸閱讀:遠離愛比較的情緒,才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永遠幸福快樂,其實是騙人的祝福
你曾經在某些場合,對別人說過要「永遠幸福」嗎?事實上,科學家曼福瑞德・施彼策(Manfred Spitzer)發現,要人永遠幸福其實是騙人的祝福。
研究指出,若人們無預期遇到某些好事,或是在努力許久終於達成目標時,大腦會釋放大量多巴胺(Dopamine)與催產素(Oxytocin),除了讓人擁有幸福的感受,也會激勵我們產生繼續前進的動力。
除此之外,當生活從壓力中解放時,腎上腺素(Epinephrine)與皮質醇(Cortisol)的含量會下降,一旦心情放鬆下來,體內就會充滿舒適且愉悅的幸福感。
簡單來說,幸福其實是一種化學反應,甚至就生理角度而言,永遠幸福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了維持體內酵素的平衡,幸福的衝擊感並不會維持太久,即便是中了高額樂透獎金的人,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心情也會歸於寧靜。
「『滿足』不是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是感謝自己所擁有的。」——《滿足》
4種感到真正幸福的方法
我懂我懂,聽起來很不浪漫,對吧?然而,幸福就是這樣,人們必須仰賴焦慮與緊繃的情緒,才能讓大腦有空間釋放幸福的賀爾蒙,使人們體驗到愉悅的感受。儘管如此,書中仍分享許多能讓人感到幸福的方法,我從中整理出4種,希望能讓閱讀後的你有不同的力量。
方法1. 放下比較心
許多人感受不到幸福,是因為他們追求的並不是幸福本身,而是「比別人幸福」這件事。的確,人們會在自覺高人一等時感到滿足,但這樣的感受維持不久,因爲當你發現有人比你過更好時,幸褔感便會快速地消失。因此,我們應該學習跳脫勝負的枷鎖,不再用比較的思維看待人生,才會有更多機會感到真正的滿足。
方法2. 掌握人生自主權
根據研究顯示,一個職位較低的人與上司相比,其罹患疾病的風險較高;相對地,位高權重者雖然承受較大的壓力,卻較為長壽且健康。簡單來說,當我們越能掌握人生自主權,不僅有益身心,幸福感也會油然而生。
方法3. 學會知足
人生總有高點與低潮,在幸福時刻過去,情緒終會歸於平靜。既然已經知道永遠快樂不會實現,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見目前已經擁有的一切事情。曾看過一項報導,人的幸福感有75%取決於生活的小事,所謂的「人生大事」對幸福感的影響,不過是25%。倘若我們能重視生活每個環節,即便只是早晨喝杯香醇的咖啡,或是擁有穩定的職業和真心的朋友,就能因為知足而感到快樂。
方法4. 與人分享,能獲得加倍的快樂
無論是家庭、團體或職業生涯,倘若我們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煩惱與成就,也會相對地感到滿足。有趣的是,心理學家發現,相較於和朋友吐苦水,若能分享成功的喜悅,將會獲得更大的幸福感受。
✏️延伸閱讀:推翻思維框架,突破勝負盲點:《無限賽局》閱讀心得
當你越滿足,你就會越幸福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這句話:「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快樂;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擁抱滿足的人生,才是最大的幸福。」
這個世界並沒有既定的標準,成功的框架也無需由他人定義,我們不需要追求永遠幸福快樂,因為那並不切實際。你將發現,只要能放下比較心,並懂得分享與學習感恩,即便在努力後沒有好的成果,你也將在滿足感中獲得寧靜;而這種知足的感受,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原來,我們不再需要像那隻追著幸福跑的小狗,只要停下腳步,幸福其實就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