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負面思緒的洪流中脫困?一個你必須修煉的自我對話習慣《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閱讀心得

Photo by Volodymyr Hryshchenko
Photo by Volodymyr Hryshchenko

你好奇過為什麼人在思緒放空時,腦海中有道聲音不停地自言自語?這種情況不會是第一次發生,而是打從懂事以來人就能有所察覺。

可這道聲音的意圖卻時好時壞:有時幫助人釐清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有時卻又七嘴八舌使人不停地胡思亂想、徹夜難眠。這道聲音到底從何而來?

住在腦海中的另一個自己,他如何跟你溝通?

在今天要來讀的《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中,我終於知曉這道聲音的名字:思緒的語言流(verbal stream of thought),也可以理解為思緒在說話。

這道聲音源自於人腦中的「語音迴路」(phonological loop)功能。該功能幫助人把聽過的資訊暫留在腦海中幾秒,然後透過人主動複述內容加強記憶。好比我們在記取別人的手機號碼時就運用了這種功能。

而這項功能同時也賦予人自我對話的能力,因為有了內在聲音,人腦中就像有另一個自己住在腦海裡,與外在的自己辯論、分析現況、釐清問題。可是當人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腦中的自己就會不斷的碎唸且焦慮不安,形成書中提到的「小對話」(chatter)。

廣義而言,任何批評自我、引起焦慮不安或其他負面情緒的內在對話便屬於小對話,此書作者伊森・克洛斯(Ethan Kross)更是對小對話有深入的研究與深刻的體會。

小對話不心懷慈悲,總是無差別的攻擊人們

伊森本人是研究如何控制意識的頂尖專家,對於「自制力」的研究已深耕多年,這其中也包括教人如何控制自己的負面思緒。可是,即使是如他一樣的頂尖專家也逃不過小對話的攻擊,他就曾因為小對話的襲擊,差點害自己家庭破碎與失去工作。

故事是這樣的,當時伊森正在電台中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對一個研究者而言,能公開對大眾分享成果是再好不過且興奮的時刻,尤其事後再跟妻子共進晚餐慶祝就更加完美了。可是研究一發布後,伊森卻引來了一場災難。

研究發布一周後,伊森一如往常到辦公室上班,途中順便到郵箱收取信件。然而在這些日常會收到的紙堆裡卻躺著一封奇怪的信。伊森平靜地打開閱讀,卻沒發現自己竟開啟了一場噩夢,因為寫信人揚言要攻擊伊森與他的家人。

原來,寫信人聽了伊森的研究分享後,認為伊森在胡說八道,憤怒之下寄了恐嚇信警告伊森不要滿嘴胡言。伊森當下慌了,但不是因為對方戳破了什麼醜聞,而是擔心對方起的惡念會傷害到自己的家人。他當機立斷,立刻向警方報案。

可惡的是,由於對方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警察就難以追蹤嫌疑犯,所以只能安慰伊森這類寄信人通常是虛張聲勢。可這種安慰無法平復伊森心中的小對話,他總是不停地思考許多種「萬一」:

「萬一歹徒趁我不在家攻擊我的家人怎麼辦?」

「萬一歹徒拿手槍闖進來怎麼辦?」

「萬一歹徒……」

由於小對話總是喋喋不休,伊森整個人變得神經兮兮。他的妻子試圖安慰但還是於事無補,一度讓妻子也變得焦慮與沮喪。而緊繃的神經讓伊森徹夜難眠,工作上的表現也大打折扣。

伊森的處境其實與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難題時的狀況相似。我們都會因為壓力與威脅而產生小對話,總是會設想一萬個可能會發生的糟糕情況。結果就是,人變得精神恍惚,什麼也做不好又害身邊人擔心,生活開始往下坡走去。

更可怕的是,被小對話攻擊的受害者還會隔絕身邊人的安慰與關心。書中提到,小對話的語速非常快,約莫每分鐘能說出四千個字,也就是每秒66.67個字。這是什麼概念?著名饒舌歌手阿姆(Eminem)的語速為每秒6.5字,比那還快十倍就是小對話的語速。面對小對話的語速轟炸,人就像泥菩薩置身在洪流之中過不了江,更不用說聽到別人的安慰語。

怎麼辦?若別人無法施救又好像不能自救,人要如何從小對話中走出來?伊森從一個簡單的行為開始扭轉了局勢。

當心裡的惡魔搶走話語權,不只會打擊情緒、癱瘓專業技能,甚至還會影響健康。——《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延伸閱讀:如何在忙碌的生活裡獲得屬於自己的沉靜時刻?《駕馭沉靜》閱讀心得

父母賜予的名字擁有強大的力量

「伊森!你在幹嘛!?」

在這緊張兮兮的幾天中,伊森完全失去了生活方向,可不知是什麼原因,他突然在內心喊起了自己的名字。接下來的對話形式漸漸讓他的思緒平復下來。

伊森開始意識到,當他用自己的名字做自我對話時,情緒開始變得穩定,視野開始變得開闊,同時也開始重掌理智。每當他在對話中要說出「我」字時,都刻意改用「伊森」來替代:「伊森今天感覺怎麼樣?」「伊森的女兒還好嗎?」「警察就在附近,伊森和家人現在很安全。」

幾天下來,這種對話方式讓伊森感到許久沒有的放鬆。他心裡終於變得踏實,仿佛太空人從毫無重力的月球回歸到地球上,真確的感受到生活的踏實感。

也幸虧寄信人只是「紙上談兵」,伊森內心的「世界大戰」終於告一段落。但這起事件也提供了他新研究的靈感,因為從這段經歷中他感受到「以己之名」的強大內心自我對話的力量。

在後續的研究中,他發現原來當人運用以己之名的方式跟自己對話時,就像是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幫助自己釐清眼前的處境。而研究進一步發現,這種對話方式稱為「抽離式自我對話」(distanced self-talk)。

所謂「抽離式自我對話」是指人將自己的思緒與問題拉開一段距離,讓自己以更寬闊的視野審視問題。這種方式的確有實用性,因為人之所以會陷入負面思緒的漩渦裡,正是沒將自己的意識從問題中抽離出來,理智看待問題。

此外,書中的一項研究指出,比起陷在問題中的「沉浸者」(immerser),「抽離者」(distancer)遇到問題時更能保持情緒穩定,更快找到問題突破口,生活也較為快樂。

所以,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或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先運用以己之名跟自己對話,就能免受小對話不斷滋長的蔓藤所纏;善用父母賜予你的名字就是打敗小對話最好的武器,學會抽離式自我對話也就學會跟腦中的自己相處。

改用名字稱呼自己、以第三人稱取代第一人稱,創造客觀心理距離,把威脅轉化為挑戰。——《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結語:停止小對話,也是停止傷害自己

控制好小對話雖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只要人的意識稍微放鬆,小對話就會劫持一個人的思緒。可是,人不應該任由小對話糾纏自己,因為小對話會使人陷入負面情緒的漩渦裡,令人什麼也做不好,什麼也辦不到。

我親眼見證有人因為小對話而憂鬱與焦躁,深夜裡不住的大聲吶喊,試圖透過嘶吼釋放壓力。可是吶喊並沒有幫助他解壓,因為小對話就像揮之不去的緊箍咒,使他的內心感到窒息與痛苦。可想而知,他被小對話折磨的有多深。

若我早點知道用「以己之名」的自我對話方式能幫助他從小對話中得到救贖,那人可能就能早點免受小對話的煎熬。所幸他現已痊愈,但我希望你知道,別小看了小對話的傷害力,它可不比任何先進武器的摧毀力弱多少。若不及早學會控制,遲早會毀了自己。

如果對你學習有幫助,歡迎訂閱我們的 FB,不錯過學習內容:https://reurl.cc/lRGLME

 

在拾課學習,時刻都能學習

Photo by KAL VISUALS
自我成長
浩然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3個職涯發展的建議,幫你突破職涯瓶頸期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幫助讀者規劃與發展職涯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是一名職涯訓練專家。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個人職涯發展的故事與領悟,而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能夠獲得啟發,幫助自己像作者一樣突破職涯瓶頸期。假如你目前正遇到工作困擾,此書會是一本適合的讀物。

Photo by Aziz Acharki
自我成長
浩然

想要變得富有,先讓內心變得富足

想要變得富有,先要讓內心感到富足。倘若人對現況總是感到不滿意,即便賺再多的錢也很難獲得快樂。因為欲求不滿的內心會讓人總想要獲得更多,永遠都不會感到知足與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人就不會想要花多餘的錢提高生活品質,如此就能將錢存起來累積資產,逐步變得富有,生活也變得更快樂。

Photo by Daria Tumanova
職場能力
浩然

《快不能解決的事》閱讀心得:遇到工作上的複雜問題,你要學會慢速處理

《快不能解決的事》是一本教人學會看待複雜問題,學會處理問題根本成因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致力於推廣「慢的生活」。他認為現今時代人們普遍都喜歡快速解決問題,以至於經常使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使得問題未能徹底解決。因此,他在書中教會我們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性地處理問題。

Photo by Chungkuk
心理療癒
只贏

《善良是一種選擇》閱讀心得:行善是美德,也是無價的獲得

《善良是一種選擇》的作者沈雅琪是國小老師,因為某次被學生誤將「沈」寫成「神」,在網路分享這則趣事,因此從沈老師就變成了神老師。她育有三名子女,其中小女兒在十個月大時,就被醫師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身為特殊兒的母親,非常理解在社會上會遇到的困境。

Photo by Do Nhu
心理療癒
浩然

生活越是痛苦,越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基本面

人生的低潮期不期而遇,如何面對這段時期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發現,應對人生低潮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面向。比如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以及照顧飲食。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不過顧及好卻是能夠給身體與心靈提供能量,讓你有心力對抗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