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活的起點》閱讀心得:為什麼有人總愛跟你唱反調?了解人的思考模式,才能找到溝通的方法

Photo by Petter Bulling
Photo by Petter Bulling

「與人有效溝通」從來是一門人生必修課。人們每天都得與他人溝通協作、互換資訊或指導他人做事,所以培養自身的溝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修行。

而在這門課當中,「換位思考」尤其是極其重要的功課。因為人若不懂得從他人的角度出發思考,很可能會因錯誤的表達方式和言語上的誤解而使談話陷入僵局。問題是,怎麼樣的修行才使人做到「換位思考」?

了解四種個性傾向,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

今天要來讀的書《理想生活的起點》便是一本幫助讀者做到換位思考,提升溝通能力的書籍。本書作者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是一位積極探尋「人生幸福」的作家。她在本書中提出她的好奇,為什麼同一則訊息聽在一些人耳裡是忠言,但聽在另一些人耳中卻是逆耳之語?

舉例而言,當要求對方辦事時,有些人只要你提供規則 ,他們就能照辦不誤;有些人卻會提出十萬個為什麼,要有合理的理由才做事。更有甚者,是你說一套他做另一套,完全只跟隨自己的意願與想法做事。若人無法與這些生活中各型各色的人溝通,只會讓自己想表達的事情無效傳達,也可能因此而感到心累。所以,學會換位思考才能幫助人有效傳達訊息。

葛瑞琴表示,若要學會換位思考,我們一定要了解對方的個性傾向,也就是說要了解對方天生是個怎麼樣的人。在她的研究與探索中,她發現世上的每個人都會是以下四種個性傾向的其中一種,它們分別是:盡責者、質疑者、自律者與叛逆者。

理想生活的起點

圖:四種人類的個性傾向

掌握對方的思考模式,知己知彼提高溝通成效

從上圖中我們能觀察到一項重要的訊息:每種傾向都有自己想達成與抗拒的「期待」,而這個「期待」包含「外界期待」與「內心期待」。

一般認為人類是社交生物,所以人對於獲得他人的認同存在一定程度的渴望。人們很常會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當對方要求自己做事時,都會設法做的盡善盡美。這就是圖中所示的「達成外界期待」。

然而,有些人天生並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只相信支持自己信念的訊息,除非訊息能提供有力的證據和理由,否則他們不會自動自發地做事。這就是圖中所示的「達成內心期待」。

這兩種對於「期待」的回應方式沒有好壞之分,反而是各自的特點在某些場合能起到獨有的作用。比如圖中提到的質疑者雖然會因為只相信自己的信念而質疑他人,阻礙工作傳遞的流暢度,但這種質疑心態卻能幫助彼此發現工作上的盲點。再如盡責者雖然渴望達成外界期待,能不過問原因就盡責做事,但他們也可能因為盲從而在工作中繞遠路。

簡單而言,個性傾向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特點差異,只要我們能掌握對方的個性傾向,便能掌握對方的思考模式,對症下藥的改變自己傳達訊息的方式。此外,你也無需擔心對方的個性傾向會改變,因為作者特別強調,每個人天生都只擁有其中一種個性傾向,而且是不可逆的

換言之,與自律者溝通,你只要提供規則和理由,他們就會開始做事;與盡責者溝通,你只要提供他們後果,他們便會負起責任而且表現得更好;與質疑者溝通,你只要提供合理的理由且解決他們心中的WHY,他們就會自動自發把事做好。

然而,對於叛逆者這種同時抗拒「外界期待」和「內心期待」的傾向,我們要如何與之溝通?他們就像大部分家中叛逆的小孩一樣,越吩咐他們做事就越跟你唱反調。

若想說服他人做事,就得從對方的傾向著手,而不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理想生活的起點》

修習換位思考的同時,也要學會一個傳遞訊息的模型

說來,我本身是一位活脫脫的盡責者,只要責任所在我都會把事做好。但胞弟與我的個性傾向完全相反,他是全然的叛逆者,而且就像普遍認知的那樣,你吩咐他做事,他總是會反其道而行。這一度讓我們和家人認為他是不負責任和懶散的人。

然而,這種指控是錯誤的,因為天生身為叛逆者的他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一家人與他的溝通方式。若指責胞弟不負責任,但在家中卻能看見他願意做家務的證據;若指責胞弟是懶散的人,但他卻願意為了學習一個新知識,而投入心力觀摩學習。

一直以來我都不知道如何鼓勵胞弟做事,直到我閱讀了此書並且了解到叛逆者的個性特點,才讓我對胞弟的天性有了新的發現。原來,叛逆者這種個性傾向非常特別,他們不會因外界的要求或對自我的要求而做出改變。

舉例而言,若你要求叛逆者做事,他不會像質疑者那樣問「為什麼」,反而會想「你憑什麼要我做事!?」他們會因為命令帶來的外界壓力而產生抗拒心理。同理,當他們感受到自己內心渴望改變的想法,也會產生相同的抗拒心理,進而逃避從中而來的壓力。簡單而言,叛逆者不喜歡被單一規則或命令束縛,因為這會讓他們自覺失去人生主控權

葛瑞琴提到,若想要叛逆者有所行動,最重要是提供他們足夠的選擇與自主權。叛逆者天生有著一種執著,只要一件事是他認定自己選擇去做的,他就會把這件事由始至終做到最好。

於是,我依循葛瑞琴在書中提到的溝通模型——訊息、後果、選擇——試圖「說服」胞弟投入他一直以來渴望學習的電遊開發領域。這個溝通模型的特點在於,它適用於所有的個性傾向,因為它已經包含自律者需要的規則(訊息),盡責者需要的後果(後果)以及質疑者需要的理由(訊息)。更重要的是,這個溝通模型有叛逆者所需的「選擇」。

所以,當我找到適合談話的氛圍時,我與胞弟分享說某個他喜歡的遊戲是由 UNITY 軟體開發而來(訊息),然後與他分享這個軟體不難學習而且學會了還能自行開發遊戲(後果)。由於叛逆者不喜歡聽太多訊息和理由,我快速跳過了模型中的訊息與後果,提供他聽完我的分享後可有的選擇。比如建議他可以在哪些地方獲得學習資源、可以到哪裡收集遊戲模組或可以參考哪些遊戲作為學習的素材。

但談話的關鍵還是在於「不要用強迫的口吻」、「不要對他抱有期待」、「不要向他時刻追問進度」,因為這些做法都會令叛逆者感到壓力,進而不想改變。值得慶幸的是,有時候我偷瞄胞弟的實時活動,看到他正在努力學習電遊開發的知識。而我,就靜靜地在原地感到欣慰,不去為他慶賀、鼓勵或打氣,因為這就是對叛逆者最大的尊重。

若能反思四種傾向的影響力,就不難知道為何有時會跟他人處不來。我們往往把自己的傾向套用在他人身上。——《理想生活的起點》

結語:理想生活的起點,在於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傾向。

生活裡總是要有這種頓悟的時刻,才讓人省思自己過往對待他人的態度與方式。此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發,便是省思自己不該用自認為「對」的價值觀,強加到對方身上並且要求對方改變。即使對方不是反抗力極強的叛逆者,也會因「不受尊重」而拒絕聆聽與交談。

所以,一個理想的生活,要從了解對方的個性傾向開始。唯有如此,溝通時才能做到換位思考,讓對方感受到你從靈魂深處的真切實意與善意。 今後,也希望你我能持續修習「換位思考」這項功課,與更多重要的身邊人做到深切且深入的交談。

如果對你學習有幫助,歡迎訂閱我們的 FB,不錯過學習內容:https://reurl.cc/lRGLME

 

在拾課學習,時刻都能學習

Photo by KAL VISUALS
自我成長
浩然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3個職涯發展的建議,幫你突破職涯瓶頸期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幫助讀者規劃與發展職涯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是一名職涯訓練專家。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個人職涯發展的故事與領悟,而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能夠獲得啟發,幫助自己像作者一樣突破職涯瓶頸期。假如你目前正遇到工作困擾,此書會是一本適合的讀物。

Photo by Aziz Acharki
自我成長
浩然

想要變得富有,先讓內心變得富足

想要變得富有,先要讓內心感到富足。倘若人對現況總是感到不滿意,即便賺再多的錢也很難獲得快樂。因為欲求不滿的內心會讓人總想要獲得更多,永遠都不會感到知足與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人就不會想要花多餘的錢提高生活品質,如此就能將錢存起來累積資產,逐步變得富有,生活也變得更快樂。

Photo by Daria Tumanova
職場能力
浩然

《快不能解決的事》閱讀心得:遇到工作上的複雜問題,你要學會慢速處理

《快不能解決的事》是一本教人學會看待複雜問題,學會處理問題根本成因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致力於推廣「慢的生活」。他認為現今時代人們普遍都喜歡快速解決問題,以至於經常使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使得問題未能徹底解決。因此,他在書中教會我們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性地處理問題。

Photo by Chungkuk
心理療癒
只贏

《善良是一種選擇》閱讀心得:行善是美德,也是無價的獲得

《善良是一種選擇》的作者沈雅琪是國小老師,因為某次被學生誤將「沈」寫成「神」,在網路分享這則趣事,因此從沈老師就變成了神老師。她育有三名子女,其中小女兒在十個月大時,就被醫師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身為特殊兒的母親,非常理解在社會上會遇到的困境。

Photo by Do Nhu
心理療癒
浩然

生活越是痛苦,越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基本面

人生的低潮期不期而遇,如何面對這段時期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發現,應對人生低潮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面向。比如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以及照顧飲食。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不過顧及好卻是能夠給身體與心靈提供能量,讓你有心力對抗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