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必須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但卻不是從溝通「技巧」開始練起。因為學習溝通技巧,人是在掌握死板的話術、套路,是無法助人更靈活地與人溝通的。

今天要來讀的書《順勢溝通》就提到,在學習溝通技巧前,人一定要先釐清溝通上一件很重要的「東西」,才能確實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否則,人光是掌握溝通技巧,難以與任何人好好交流。

想提升溝通能力,心中必須先掌握兩個字

順勢溝通》的作者是張忘形,他是一名溝通表達培訓師,先前提出過「忘形簡報流」的簡報方式,教人如何有架構地表達心中想法。

他在自身的培訓生涯中,發現一個不太樂觀的現象:許多人學習溝通技巧時,只想掌握話術、套路,卻不專研開頭提到的那個「東西」,使得這些人都沒學到溝通的精髓。而且這個「東西」一點都不玄乎,它就是「理解」。

這裡所謂的「理解」指的是理解他人的需求、心情或感受。張忘形認為,只要能做到理解他人,大部分的溝通都能變得流暢。

從我個人的角度去解讀,我認為作者想表達的,是人在溝通時是否有真心誠意地與人交流。因為與人溝通時若不是出於真心,只把對方看成試驗套路的白老鼠,那就是對談話對象不敬,而對方也可能會有所感知。換言之,想提升溝通能力,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抱有正確的心態,從理解對方開始。誠如作者在書中寫下的這句話:「溝通的力量來自於我們的理解與選擇,而不是說話技巧。

此外,學會理解他人也有好處,因為它可以為你降低以下三種成本:

一、時間成本:學會理解他人,溝通就能變得更有效率,彼此交流所需的時間也更短。

二、情緒成本:學會理解他人,人就不會輕易誤解對方的話語,而令自己陷入負面情緒。

三、關係成本:學會理解他人,也可維護你與對方的重要關係,因為當你理解一個人時,可讓對方感覺到「你懂我」的感受,進而也會喜歡你。

簡單而言,學會「理解」他人,你就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而且比學習話術、套路來的有效。因為「理解」他人,是一種真心實意的行動。

不過也有個問題,到底要如何做到「理解」他人?閱讀完此書後,我認為可以從這三點入手:理解對方的人格特質、確實需求,以及心情和感受。

溝通更重視如何理解對方,而表達更重視如何讓對方理解自己。——《順勢溝通》

✏️延伸閱讀:如何讓人聽懂自己?3個有效的溝通訣竅《史丹佛人際動力學》閱讀心得

3個面向助你更好理解對方,讓溝通變得流暢

面向1:理解對方的人格特質,針對特定個性說正確的話

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但大致上可做一些歸類。張忘形就用了 DISC 個性歸類法,讓你更好理解談話對象。DISC 是四種人格特質的縮寫,分別是支配性 (Dominance)、影響性(Influence)、穩健性(Steadiness)以及服從性(Conscientiousness )。

擁有支配性(D)特質的人,通常是行動力極強的人,也因此很看重時間管理的效率。與這類人溝通時,你一定要長話短說,把重點講清楚。

擁有影響性(I)特質的人,通常是喜歡社交的人,也因此與這類人溝通時不要直奔主題,先與其稍作閒聊,再切入主題才是最好的做法。

擁有穩健性(S)特質的人,通常是行為內斂、交流時比較慢熱的人,所以與這類人溝通時要有耐心,才更好做到深入交流。

最後,擁有服從性(C)特質的人,通常是理性至上的人,也因此他們溝通時喜歡問「為什麼」,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與這類人溝通時必定要細節交代到位,才好讓溝通變得流暢。

為什麼「理解人」很重要呢?因為我們的很多衝突都來自不理解。理解,帶來更多對話。——《順勢溝通》

✏️延伸閱讀:想更好理解一個人的特質,讓溝通品質再提升一個檔次?你也可以讀《理想生活的起點》

面向2:理解對方的需求,而不是盲目討好

與人溝通時也要學會「確實」理解對方的需求,才不會浪費對方的時間與精力。

人天生有一種「討好心態」,所以在溝通時即使不明白對方在講什麼,人都會下意識地點頭說一聲「明白」。尤其當對方的社經地位比自己高,這種溝通表現會更常出現。

最近,上司就提醒我有這種溝通毛病,所以我正在改進。現在我訓練自己,當對方傳達訊息後,不論我是否明白,都會稍作停頓思考,之後才給出答覆。這樣的舉動,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有試著消化他所說的話,而不是不禁思考的自動回答。

換言之,我們要擺脫「討好心態」,溝通時才更好理解對方的需求,如此才不會造成雙方的不便。

坦率說出心中的想法,讓大家知道自己所想,反而更能和他人建立關係。——《順勢溝通》

✏️延伸閱讀:活在別人期待裡,反而成為討厭的自己《被討厭的勇氣》閱讀心得

面向3:理解對方的感受,勿因熟悉而忽視對方

理解對方的心情或感受也很重要,尤其跟親近的人互動時,人經常忽略了這一點。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親密溝通偏見」(closeness-communication bias),亦即人總以為自己能洞悉親密友人的想法,但事實往往相反。而在我看來,也因為這種偏見,使得親近的兩方溝通不流暢,容易產生誤解,導致雙方來回作言語攻擊。

這時,有多少人懂得了解對方的感受,選擇放下成見,去跟對方說一句「對不起」?

張忘形提到,人在溝通時若能說一些合宜的禮貌詞句,彼此就能更好地維繫關係。比如,當對方確實幫了你,不論是多小的恩情,也要說一聲「謝謝」以表感激;當你說錯話冒犯到對方時,說聲「對不起」以示歉意。你的禮貌回應,都能讓對方感覺到,你有在試著理解他的感受。

謝謝、抱歉、對不起,這些關鍵詞都能很好地傳達你的心意,也可讓對方知道你是否了解他的感受。誠如作者在書中寫下的這句話:「真正的體貼不是口語上的禮貌,而是明白對方需求,還有看懂自己和對方的關係如何。

延伸閱讀:如何跟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建立深厚友誼?我讀《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所獲得的3個啟發

結語:學會理解他人,才是有效溝通的關鍵

關於「理解」他人有多重要,我有個滿深刻的經驗。

以前我在經營電商時,因為想做好客服,解決客戶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所以想到用固定的話術來回覆客戶。但沒想到的是,這種做法卻令客戶感覺自己像是在跟機器人溝通,而不是跟有血有肉的店家交談。

之後我改進這一點,不再以生硬的套路做客服,而是在跟客戶交流前問自己一個問題:「客戶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然後從對方的需求進行交流。意外的是,這次的改變使客服品質提升不少,客戶對我的客服態度也大感滿意,令他們有再次光臨的意願。

從這次的經驗中我學到,流暢的溝通始於「理解」對方的需求、感受,而不是套用生硬的話術、套路。因為套路式地回應他人,會讓對方感到不受尊重。這也是為什麼在學習提升溝通能力前,我們要先釐清自己的溝通心態。

希望你記得,套路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要更好地與任何人溝通,不可能只依靠不靈活的套路。相反的,我們要有一顆願意「理解」對方的心,才能與任何人都好好溝通。

如果對你學習有幫助,歡迎訂閱我們的 FB,不錯過學習內容:https://reurl.cc/lRGLME

 

在拾課學習,時刻都能學習

Photo by KAL VISUALS
自我成長
浩然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3個職涯發展的建議,幫你突破職涯瓶頸期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幫助讀者規劃與發展職涯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是一名職涯訓練專家。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個人職涯發展的故事與領悟,而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能夠獲得啟發,幫助自己像作者一樣突破職涯瓶頸期。假如你目前正遇到工作困擾,此書會是一本適合的讀物。

Photo by Aziz Acharki
自我成長
浩然

想要變得富有,先讓內心變得富足

想要變得富有,先要讓內心感到富足。倘若人對現況總是感到不滿意,即便賺再多的錢也很難獲得快樂。因為欲求不滿的內心會讓人總想要獲得更多,永遠都不會感到知足與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人就不會想要花多餘的錢提高生活品質,如此就能將錢存起來累積資產,逐步變得富有,生活也變得更快樂。

Photo by Daria Tumanova
職場能力
浩然

《快不能解決的事》閱讀心得:遇到工作上的複雜問題,你要學會慢速處理

《快不能解決的事》是一本教人學會看待複雜問題,學會處理問題根本成因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致力於推廣「慢的生活」。他認為現今時代人們普遍都喜歡快速解決問題,以至於經常使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使得問題未能徹底解決。因此,他在書中教會我們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性地處理問題。

Photo by Chungkuk
心理療癒
只贏

《善良是一種選擇》閱讀心得:行善是美德,也是無價的獲得

《善良是一種選擇》的作者沈雅琪是國小老師,因為某次被學生誤將「沈」寫成「神」,在網路分享這則趣事,因此從沈老師就變成了神老師。她育有三名子女,其中小女兒在十個月大時,就被醫師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身為特殊兒的母親,非常理解在社會上會遇到的困境。

Photo by Do Nhu
心理療癒
浩然

生活越是痛苦,越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基本面

人生的低潮期不期而遇,如何面對這段時期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發現,應對人生低潮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面向。比如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以及照顧飲食。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不過顧及好卻是能夠給身體與心靈提供能量,讓你有心力對抗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