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挫折時,你會快速地打起精神,還是會從此一蹶不振?

我們處在一個提倡人們要正向積極的時代,每當遇到困難,除了要勇敢面對,也要展現出強悍的那一面;然而,卻鮮少有人告訴我們,偶爾示弱地坦承自己的不足,其實也是另一種勇敢。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是《可以強悍,也可以示弱》,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成功顯學,這本書用另一種角度,分享各種失敗的經驗,並以實際例子告訴讀者,許多當下看似挫折的事情,都可能成為將來的養分,只要我們勇敢面對,終將從中獲得更多啟發。

你改變不了這世界運行的規則,你唯一能掌握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每次表現都很精采。

適度示弱,其實是真正的強悍

這本書的作者是黃大米,曾擔任媒體記者,從電視圈基層一路晉升到高階主管,看似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酸楚。她從小就立定志向要當記者,每天騎車趕場,風吹日曬雨淋,逐漸由報社轉職到電視台;然而,隨著越來越豐富的閱歷,她也逐漸改變對未來的規劃。

書中由自己的故事出發,除了職場及人際相處,也分享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許多當下看似失敗的經驗,實際上都能讓人更加茁壯。有別於心靈雞湯類型的溫馴,這本書更著重在一針見血的分析,每篇主題看似有所不同,讀起來卻都環環相扣。

讀完此書,不僅有跳脫世俗框架的勇氣,遇到困境時,也能抽離地看待目前的局勢,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終有一天你將發現,那些表面看似示弱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手段,不僅隱含強悍的力量,也能更無懼地面對未來的所有挑戰。

✏️ 延伸閱讀:《若你委屈自己,任誰都能刻薄你》閱讀心得:你的專業,不是讓人家拗免費

遇到困境,反而是越挫越勇的契機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這篇故事。

在擔任媒體主管期間,黃大米曾簽過上百張離職單,其中一張的離職原因很特別,是「不堪台北物價飛漲」,此員工引起黃大米的好奇,持續追蹤這位年輕員工的發展,才發現他先轉職到花蓮工作,在因緣際會下,又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擔任記者,薪資福利也有明顯的成長。

「不到三十歲,月收超過12萬!」原以為這個故事可以激勵許多人,於是黃大米在粉絲團分享,過沒多久,文章果然被迅速轉發。不過,當她尚沉浸在這份成就感時,卻也同時引來人生最痛苦的一次網友攻擊事件。

許多網友紛紛湧入粉絲團,質疑她在說謊。儘管一開始黃大米認真的對外解釋,卻沒有平息酸民們的不滿,反而換得更猛烈的攻擊。最讓她難過的是,攻擊最兇的並不是陌生的網友,反而是跑兩岸記者圈的同業。後來她才間接得知,這些同業不希望自己的福利曝光,才會如此激烈的希望文章能儘快下架。

原來,許多時候被別人討厭,並不是自己真的做錯什麼事情,而是太認真做某些事情。我們不需要花時間對抗外界的惡意,因為當有人真心想傷害你時,所有的道歉跟辯解都嫌多餘。從那次之後,黃大米反而更沒包袱,告訴自己要有骨氣及堅持不斷創作。

✏️ 延伸閱讀:想要被升遷,你可以這樣「運用」實力《做自己,還是坐職升機?》閱讀心得

3種對職場的認知

儘管每個人的經歷都有所不同,但我之所以想推薦這本書,是因爲作者分享的故事背後,隱藏許多跳脫框架的思維。書中分享許多對人生的建言,其中,我對職場領域特別有感,從中整理出3種觀點,希望能幫助閱讀後的你獲得不同的力量。

觀點1. 被打分數是人生的常態,我們只要盡力表現精采

我們難以避免被人評論,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但是我們可以把握機會,讓每次都表現精采。黃大米曾在某次奮力的演講後,收到大量演講邀約湧入,當時她因為在前份工作不愉快,正處於失業的低潮,沒想到因為這場「豁出去」的演講,反而讓她的人生有另一塊發展。

仔細想想,人生不過就是如此。只要是人難免會遇到挫折,不用害怕被人評論,也不用因為失敗而因此陷入泥淖。我們無法改變世界運行的規則,但可以讓自己越挫越勇,即便處於生命的低谷,也要打起精神,在谷底中看到另一段新的出路。

觀點2. 強人的時間,就是中央標準時間

只要你影響力夠大,許多規則都能由你說得算。

是的,這句話聽起來或許有些犀利,但不得不承認,在職場上就是如此現實。黃大米認為,許多時候人們體驗到世界的黑暗,做任何事情都不順利,不一定是機運不好,而是實力不足;一但把自己變強大,生活也會更加順暢,願意幫助你的人也會變多。

當然,這並不是變相要我們討好那些厲害的人,而是要努力將自己變強大,當我們有一定的影響力,就能發揮更多價值,掌握真正想要的人生。

觀點3. 眼界與格局,一輩子都值得追尋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明明發現目標和自己的規劃已不相符,卻因為過去付出的時間與心力,而選擇持續往前邁進。事實上,隨著人生不斷進步,眼界與格局也會有所不同,志向也當然會有所轉換。我們應該時刻學習,多方吸收新的資訊,才會在努力的過程中,找到心中真正的渴望。

書中這麼說:理想是用來堅持,也是用來拋棄的。設定目標固然重要,但也要適時地校正自己的方向,懂得放下過去的付出,才可能在未來獲得更好的生活。

機會是一顆種子,你不見得要每天幫它澆水,但至少要把種子埋入土裡,讓它有機會發芽。

調整心態,隨時面對無法改變的常態

「生命的安排都是福禍相倚,持續前進就能改寫腳本的契機」這是書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想分享黃大米的新書當然有些私心,我經常聽她的 Podcast,也曾在簽書會現場聆聽她的演講,這本書並非以華麗的文藻堆砌,卻富含誠懇又真摯的人生分享。

我們無法避免人生遇到的所有困境,在追尋夢想的路上也經常滿是荊棘;但只要我們把握每一次表現的機會,持續增加自己的實力,不知不覺也將擁有更大的格局,同時也能獲得更好的契機。

記得,即便無法改變人生的常態,但我們可以調整心態,隨時準備好自己,當機會來臨時讓自己表現精采。

如果對你學習有幫助,歡迎訂閱我們的 FB,不錯過學習內容:https://reurl.cc/lRGLME

 

在拾課學習,時刻都能學習

Photo by KAL VISUALS
自我成長
浩然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3個職涯發展的建議,幫你突破職涯瓶頸期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幫助讀者規劃與發展職涯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是一名職涯訓練專家。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個人職涯發展的故事與領悟,而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能夠獲得啟發,幫助自己像作者一樣突破職涯瓶頸期。假如你目前正遇到工作困擾,此書會是一本適合的讀物。

Photo by Aziz Acharki
自我成長
浩然

想要變得富有,先讓內心變得富足

想要變得富有,先要讓內心感到富足。倘若人對現況總是感到不滿意,即便賺再多的錢也很難獲得快樂。因為欲求不滿的內心會讓人總想要獲得更多,永遠都不會感到知足與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人就不會想要花多餘的錢提高生活品質,如此就能將錢存起來累積資產,逐步變得富有,生活也變得更快樂。

Photo by Daria Tumanova
職場能力
浩然

《快不能解決的事》閱讀心得:遇到工作上的複雜問題,你要學會慢速處理

《快不能解決的事》是一本教人學會看待複雜問題,學會處理問題根本成因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致力於推廣「慢的生活」。他認為現今時代人們普遍都喜歡快速解決問題,以至於經常使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使得問題未能徹底解決。因此,他在書中教會我們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性地處理問題。

Photo by Chungkuk
心理療癒
只贏

《善良是一種選擇》閱讀心得:行善是美德,也是無價的獲得

《善良是一種選擇》的作者沈雅琪是國小老師,因為某次被學生誤將「沈」寫成「神」,在網路分享這則趣事,因此從沈老師就變成了神老師。她育有三名子女,其中小女兒在十個月大時,就被醫師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身為特殊兒的母親,非常理解在社會上會遇到的困境。

Photo by Do Nhu
心理療癒
浩然

生活越是痛苦,越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基本面

人生的低潮期不期而遇,如何面對這段時期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發現,應對人生低潮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面向。比如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以及照顧飲食。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不過顧及好卻是能夠給身體與心靈提供能量,讓你有心力對抗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