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一個虛構的故事,寓言味道比較重,但你先看看。一位年輕樵夫跟一位老樵夫比賽誰砍的樹更多,賽前年輕樵夫覺得自己贏定了,即使技術不如老樵夫純熟,但體力跟意志力力絕對碾壓。
比賽當天,年輕樵夫一棵又一棵樹接著砍,速度之快讓眾人也覺得年輕人肯定會贏,反觀老樵夫砍的速度雖然穩定,但時不時人就會消失。然而隨著時間經過,旁人開始察覺不對勁,年輕人好像越砍越累,老樵夫的砍樹速度卻不見放慢。最終老樵夫砍的樹果然比年輕人多好幾棵。
事後年輕人跑去請教老樵夫,只見老樵夫遞給年輕人一張紙,上面寫著大大的五個字:「記得磨斧頭。」
這故事的道理是要人不能只會拚命做,還要定期磨練能力。只是雖然故事很有啟發,但畢竟只是個虛擬的故事。而這本書《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裡頭要告誡讀者同樣的意思,卻是真實的事,兩位作者布萊德跟史蒂夫是從科學的角度,來告訴讀者為什麼磨斧頭很重要。
持續高成就的成長公式
布萊德是位運動科學的專欄作家,另一位作者史蒂夫則是多位頂尖運動員的教練。他們兩人身上有許多共通點:對目標明確,喜歡挑戰困難,非常拚命,也都在年輕時創下多數人無法觸及的成就。不過兩人最意外的共同點恐怕是這個:他們後來都沒有再創下更高的成就。
為什麼?原因並非能力不夠,而是他們遇到現代人共同的麻煩:源源不絕的壓力導致身體過勞與對工作倦怠。這也是他們後來出版這本書的原因,他們從自身的問題出發想了解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歷久不衰的成長下去?
經過多年研究,對象包括突破年齡限制的運動員、腦力工作者,他們最後得出一個成長公式:
壓力 + 休息 = 成長
如果要用一句話解釋這個公式,我會這麼比喻:
人生像是一場馬拉松,你必須懂得怎麼配速,也必須懂得如何準備,學會在練習跟休息這兩種狀態之間切換,讓身體跟心智重新回到顛峰狀態。
然而「休息」對人有幫助可以理解,但「壓力」不是對身心有害嗎?為什麼成長會需要壓力?
關於這點可以從身體的恢復開始說起。
1 狀態切換
職場上一直有個難題:想要獲得高成就是否就要犧牲健康?答案是不需要,而且也不值得,況且維持健康反而才能取得高成就。
要成長,確實需要靠壓力。就以健身來說,鍛鍊肌肉時舉的重量是關鍵,舉太輕可能無效,舉太重或舉到力竭還硬撐就會受傷;要訓練到肌肉,你要舉的是適當的重量。
而這個適當的重量就是成長公式中的壓力,適當的壓力才可以幫助肌肉成長,如同人在遇到困難之後才會學到東西並成長。
但光是只有壓力不夠,休息才能讓你承受的壓力有效。同樣以健身為例,肌肉在鍛鍊後會被撕裂破壞,要經過修復才會更強壯或變大,接著才能挑戰更大的重量。這就是成功公式中的休息,而且不是隨便的休息,是有計畫的休息、足夠的休息。這種讓肌肉恢復的道理同樣能用在工作跟生活裡。
想看看,當你白天進行的是有挑戰的工作,傍晚都會特別疲累,需要睡一覺才會恢復精神。有趣的是,起床後你對於昨天工作的內容可能更有想法。這就是休息跟壓力之間的交互作用,你白天遇到困難的事情就是在給予大腦跟身體壓力,晚上休息除了恢復體力,大腦也在幫你重組白天學習的事情。
所以,有壓力也要有休息,這也是成功公式特別的地方,壓力加休息等於成長,中間的加號即代表「切換」的意思,你要在壓力跟休息之間有計畫的切換,你才會真的成長。
如同大自然季節變換,壓力跟休息之間的切換也是週期性的,有短期也有長期。短期切換比如白天工作、晚上睡覺;工作30分鐘、休息5分鐘,這是人的本能。坊間流行的「番茄鐘工作法」就是短期的切換,目的在於維持專注力。
至於長期的切換很多人沒有留意過,比如計畫在一個月或一年之中定期的休長假,或是暫時離開工作一陣子再回到工作崗位,進行壓力跟休息之間切換。
簡言之,作者的成功公式道理就在於:成功需要壓力,也需要休息,然後在兩者之間切換,才能一直保持巔峰狀態,不至於對工作疲勞甚至身體過勞。而說到疲勞,就要接著進到書中另一個議題:什麼樣的壓力才有幫助。
2 學會分辨壞壓力
長期不適當的壓力會導致什麼問題?過勞是最明顯的。書中就提到一個案例,一位在銀行工作的實習生連續工作72小時後,被人發現死在浴室裡。驗屍報告說是癲癇發作身亡,但很難不聯想是因為直接或間接過勞引起。
對多數人來說,一時的壓力通常問題不大,但如果是不斷的累積而消磨精神就會有麻煩,不只健康會出問題,心態上也可能出現工作倦怠。
雖然前面說到有需要應該休個假,但也要注意不適當的壓力來源不一定是工作本身,還可能是對職場大環境的假想敵意。當你看到其他人好像都不用休息一直工作取得成就,很多人都會焦慮自己是否不能休息。
所以除了讓身體休息,我們也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認知努力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超越自己,你的動力才會更專注在使命感上,也會學習如何調配自己的速度,而不是拚命追趕別人的成功假象。
但這裡插播一下,雖然過勞的壓力會致死,但過小的壓力也沒用。只是要如何區分壓力的好壞?你不妨先回想自己遇過的挑戰,如果事情太難是不是會令人沮喪想放棄,真正能引起你好奇心想繼續做的,正是有一點勉強,但又令你期待能完成的挑戰。所以,當你嘗試選擇壓力的時候,要衡量任務以及目標的難度,否則壓力太大會傷害到你的健康,目標太高也會讓你沒有動力做。
學會承接壓力的正確方法後,接下來看一流的人保持顛峰的關鍵:休息,正確的休息。
3 學會休息
休息是人天生就會的事吧?其實不然,休息也是有技巧的。書中提到有兩種休息每個人都應該多練習。第一種是高品質的睡眠,第二種是提升創造力的休息。
很難想像,對現代人來說「睡一場好覺」已經是不可多得的事,如今睡覺儼然是一種技能。可是一個人在睡不飽的情況下,心情跟工作效率肯定處於低點,所以若你能把睡眠看成是一種技能來培養,長期的表現肯定會變好。至於要如何睡得好?坊間開始有一些書專門撰寫,比如《為什麼要睡覺》就是一本專業談論睡眠書。有機會再來整理這本書的閱讀心得。
至於第二種能提升創造力的休息是放空。沒看錯,真的是放空。放空有很多方法,共同點都是讓你的大腦處在放鬆但不是睡著的狀態下,好比洗澡,或是閉上眼睛聽音樂,此外作者還特別推薦散步。在史丹佛一項研究中,散步的人比完全不散步的人想到的點子多出40%,可見散步對想出新點子的效果是顯著的。
4 人不是電池
在電子科技產品中,電池是關鍵零組件,許多人應該都有遇過手機忽然沒電的困擾,所以隨時保持電量足夠很重要。根據許多科技專家的建議,若是長期、多次將電池用到沒電才充電將有損電池的壽命,所以沒事多充一下電池,可以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至少荷包可以省去無故換電池的錢。
人的身體也是,其實沒有人有用不完的體力,那些真正可以長期處於巔峰的人並不見得都是體力或意志力過人,而是懂得在壓力跟休息之間切換。畢竟人的身體會越用越衰弱,也不像電池般隨時替換就可以,如果能及早領悟《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的成功公式與道理,不只讓自己可以更從容的面對挑戰,也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當然更重要的是,你因為保持健康省去看醫生的醫療費,也讓自己有個充實又有活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