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興起的時代裡,社群媒體滲入每個人的生活。我們不但能輕易看見他人展現的日常,也能透過螢幕窺見許多人的成就。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希望能被看見「好」的樣貌,盡可能營造出最光鮮亮麗的那一面。
然而,人生不可能永遠美好,倘若此時自己剛好處於職場不順利、生活也不滿意的狀態,對比他人包裝出來的「完美」的生活,就有可能陷入負面情緒。 若經常處於這樣的心情,久了還會感到憂鬱。
憂鬱不可恥,只需要給自己一點空間喘息
前段時間經營個人品牌有成的理科太太,無預警的宣告頻道暫時停更,而另一位 YouTuber 阿滴也調整原先頻道日更的頻率,告訴大家他要短暫休息。這個消息對許多人來說簡直是震撼彈,兩位看似擁有亮眼成績的人,居然陷入人生巨大的低潮。
類似的狀況也經常發生在你我身旁,許多外界看起來擁有美好生活的人,實際上內心正遭受負面情緒的侵襲。可惜的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坦誠地面對脆弱的自己。許多人認為,我們不能輕易地向他人展現脆弱的一面,甚至會掩藏自己的負面狀態,盡力表現出快樂的樣貌。
但這樣的生活並不健康,若沒有針對問題處理,時間久了還有可能因此罹患憂鬱症。倘若罹患憂鬱症,症狀輕微者會感到疲倦、失眠或食慾不振,而較為嚴重的人還會對生活徹底絕望,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因此,我們千萬不可輕忽負面的情緒。
事實上,只要是人都會有低潮的時候,只要願意敞開雙臂擁抱自己的脆弱,不僅會獲強大的力量,還有可能因為這份勇氣,獲得更多信心解決未來的各種難題。
✏️ 延伸閱讀:努力是為自己,而不是要證明你的能力《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閱讀心得
面對脆弱也是種強大能力,三種方法拾回快樂的自己
暢銷書《脆弱的力量》提到:「當我們有足夠的勇氣探索黑暗時,才會發現自身光明的無限力量。」的確,每個人都會有脆弱的一面,與其為了展現出好的一面,而一味地「包裝」原有的生活,不如花時間誠實面對真實的內心。
若你正處於負面的情緒,可以嘗試使用以下三種方法,或許有機會幫助你奪回情緒的主控權。
方法一:找到正確的傾聽窗口
舉自己故事為例,我曾有一段時間因為職場因素,使自己陷入非常憂鬱的泥淖。當時希望能透過身邊的朋友得到安慰與鼓勵,但朋友卻認為我是因為抗壓性不足,甚至勸我「別想太多」。然而,這樣的回饋對我來說並沒有幫助,反倒使我陷入更深的自我否定,不願意再次坦露自己的內心。
直到一段時間過去,我才懂得要尋求「對的資源」,不論是專業的心理醫師,或是真正懂你的朋友,告訴他們你身處的狀況,以及需要得到的幫助。大多時候人在處於低潮時,需要的只是單純的陪伴與傾聽,當有管道得以盡情分享遇到的困境,就有機會安心地宣洩情緒,再度拾回生活的重心。
方法二: 運動是天然的藥方
運動除了可以強健體魄外,對心理健康也有明顯的幫助。人在運動時會分泌一種叫腦內啡(Endorphin)的賀爾蒙,它會使我們減緩壓力、提高專注力,進而提升自信心。
除此之外,長期運動也可以增加多巴胺(Dopamine)在腦內的儲藏量,這些原先只會在我們感到「有價值」時,才會產生的化學物質,都能透過運動得到相同的效果。
若你對生活感到沮喪時,或許可以試著挑選自己喜愛的運動,讓大腦自然地分泌抗憂鬱的賀爾蒙,就有機會奪回快樂的權利,恢復原先良好的狀態。
方法三、主動斬斷憂鬱源,讓生命獲得新的能量
拜科技進步之賜,我們能夠打破時空限制,隨時掌握他人的生活。然而也正因為如此,現代人的休閒娛樂,經常將時間消耗在關心別人的日常。一旦發現自己不如他人時,還會不經意地燃起「比較」的心情,最後不僅沒有感到放鬆,隨之而來的,是陷入莫名的焦慮。
若你曾有這樣的經驗,可以先檢視自己看到哪些事情會感到憂鬱,接著想辦法斷絕這些資訊來源。舉例來說,有些人經常在社群媒體炫耀生活,倘若看到這些消息會讓你感到沒自信,或許也可以進行人際關係「斷捨離」,徹底遠離憂鬱源,讓生命獲得嶄新的能量。
✏️ 延伸閱讀:如何從負面思緒的洪流中脫困?一個你必須修煉的自我對話習慣《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閱讀心得
先處理好情緒,才有能力解決問題
每個人都會有低潮的時候,有些人可以快速地打起精神,有些人則會因此陷入憂鬱的深淵,遲遲無法再度前進。當後者的情況發生時,不需要逼自己馬上好起來,事實上偶爾展現脆弱的一面,也未嘗不是好的表現。
若你的內心正受到憂鬱侵蝕,除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正確的窗口抒發心情,也能透過規律的運動,奪回對快樂的主控能力。另外,不要忘記隨時留意產生憂鬱的外在原因,勇敢地斬斷所有資訊源,還給自己安靜又舒適的心靈空間;必要時,切記尋求專業諮詢與醫生的協助。
我們處在一個資訊快速傳遞的時代,太多不必要的雜訊會影響自己的內心,當陷入憂鬱的感受時,試著給自己一點空間與時間喘息。只要我們稍加努力,就有機會拾回開心的自己。記得,在做所有事情之前,都要先顧及自己的情緒,唯有健全的心理狀態,才有能力解決未來更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