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遇過一位非常強勢的主管,不僅脾氣暴躁,相處起來也咄咄逼人,過度吹毛求疵的個性,讓身邊的人都承受巨大的壓力。除非工作所需,基本上沒有任何人想與他有額外接觸。
然而,這位被大家認定為「難相處」的主管,在某次的員工聚會中,卻意外扭轉大家對他的印象。有別於平時的嚴厲,私下的他不僅幽默風趣,甚至一度拿起麥克風,主動炒熱全場氣氛。
最讓人驚訝的是,當主管談論起自己的女兒,那種慈父般溫暖的眼神,讓所有人都感到陌生。奇怪,一個人的身上竟有如此南轅北轍的人格,大家不禁感到懷疑,究竟哪一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
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是《探索人格的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作者布萊恩.李托(Brian R Little)是研究人格與動機心理學的知名學者,曾連續三年獲選為哈佛學生最喜愛的教授。
作者在授課時,總是散發熱情與活力,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認為他是個外向的人。但他卻坦言,自己不僅在人群中會感到焦慮,也不喜歡與人交流,甚至演講前會躲到廁所裡靜一靜。
乍看之下,你或許會覺得疑惑,為什麼連心理學大師都會「偽裝」自己,而不是展現真實的本性?
而這正是本書最精采的核心,有別於過往簡單的性格分類,透過大量研究與個人經驗,讓讀者得以理解,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動機,只要願意深入剖析,就有機會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人格特質的三種成因
我們日常表現出來的人格,分別受到生理、社會與自發性成因影響,根據不同的根源,就會呈現不同的樣貌。特別的是,這三者之間會相互影響,也可能會相互牴觸,以下依序分享三種成因,希望能讓你更了解人格行為背後的實際動機。
生理性成因
生理性成因的根源來自基因,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個性,基本上從出生那一刻就已經定型。心理學上有個有趣的實驗方法,如果在新生兒附近製造大量的噪音,有些嬰兒會往噪音的地方靠近,有些則會顯得焦慮想要迴避。
經過追蹤,被噪音吸引的嬰兒,後來成為外向者的比例比較高,而迴避噪音的嬰兒,則有較大機會成為內向的人。
受到生理因素而呈現的行為表現,可說是一個人「最真實」的樣貌。除此之外,我們在形塑人格的過程中,也深受另一種成因影響。
社會性成因
所謂的社會性成因,指的是在成長階段,為了符合社會的規範與期待,在既有的文化環境中,自然發展成的一種人格表現。
有些人很幸運,先天的個性與社會期待相符,在成長的過程中便容易受到認同,也因此建構出強大的自信心。相反地,若原有的行為表現與外界期許相互違背,就有可能活在被否定的世界,進而對自己感到懷疑。
其中,較貼近日常的例子是東西方的文化教育。許多亞洲家長會鼓勵孩子低調學習,盡可能安靜地融入人群。若是過於外向的小孩,甚至會被怪罪太「好動」,要求「調整」原有的人格特質,培養成較為低調、壓抑的個性。
倘若把背景轉換到美國,活潑的個性不僅會受到師長推崇,還有可能得到許多表現的機會,讓外向的性格得以發揮,形塑成優秀又充滿自信的人格。
由此可知,內向與外向並沒有絕對的好壞,而是由環境來作判斷。若我們能理解自己的個性,就能在擁有選擇權時,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發揮獨特的人格潛能。
自發性成因
最後一種會影響我們行為的因素,源自於每個人對夢想的渴望。當我們擁有清晰的目標時,就會引導我們做出與平時不同的行為,而這樣展現人格的方式,稱為自發性成因。
還記得我開頭提及的主管嗎?當時我們不知道的是,即將退休的他,內心很感謝大家平時的付出,除了想讓大家有個輕鬆的聚會,也想留下好的印象。在進一步思考後,決定調整自己的個性,展現有別於以往的模樣。
同樣的道理,作者之所以願意隱藏自己內向的人格,在課堂上用熱情感染學生,正是因為他「想要」成為一位好的知識傳遞者,而他也「願意」這麼做。
要改變一個人的個性並不容易,因為生理性和社會性成因強烈約束我們,但「內心的嚮往」卻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當你在人生中有自我實現的計畫,或是某種強烈的渴望正在吸引自己,就會呈現跟私底下截然不同的一面。
這樣的行為並不是「偽裝」,而是為了心中更偉大的願景,願意犧牲某部分的個性。當我們願意為了心中的渴望,馴服自己原本的人格,是因為我們深信,只要能往對的方向前進,終將會在未來得到更好的人生。
找到可以喘息的復原空間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我們願意為了特定的動機改變原有的個性,但若過度壓抑,時間久了不僅會對生活感到疲倦,也會對人生充滿迷惘。
倘若你正處於這樣的情況,不妨嘗試在現有的生活裡,找到能稍微喘息的復原空間(Restorative Niche),這個空間不一定是實體環境,也可以是建構在心靈的休憩區。
對內向者而言,復原空間可以是一個能夠安靜獨處的地方;對一個必須表現低調,不能隨便發表意見的外向者,則能藉由運動或聊天抒發自己的情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復原空間,能讓我們縱情於生理的人格,在舒適的環境中「做自己」。
提高調整人格的彈性,能增加克服困難的能力
我們表現出的個性來自於不同成因,而在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真正的動機。天生的個性或許難以改變,但環境卻足以重新調整我們的人格,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將目光放遠,對人生有更清晰的焦點時,就有機會透過自發性成因,再次形塑我們的行為表現。
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也不要忘記讓自己喘息片刻,擁有個人的「復原空間」,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往前進。
當我們越能彈性調整人格,就不會受限於單一的模樣,透過不斷學習與成長,人格潛能將會盡情發揮,也同時帶領我們邁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