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新能力,方法就是吸收新的知識加上不斷的練習。不過現代人往往遇到兩個非常難應對的學習困境:

1. 能力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今天學過的也許在下個月就失去效用,或是每年都需要添加新的知識。

2. 要學的東西太多:學習來源看似很多,卻造成難以專心學習,更不說分辨內容品質。結果導致你以為學到東西,其實學得空虛。

今天要分享的《學得更好》這本書,作者目的就是要提升讀者的學習力,幫助讀者在不同的領域裡,都能夠精準學習。

1 懂得學習技巧的差異

來說第一個故事。

心理學家在紐約找來一群女學生當實驗對象,測試的項目是投擲飛鏢。這些學生之前都沒有學過擲飛鏢,實驗目的要觀察制訂學習策略是否有幫助。

心理學家把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是「績效表現組」,研究人員跟她們說學會擲飛鏢的方法就是專注在靶心上,想辦法把飛鏢丟靠近靶心就對了。

第二組是「學習方法組」,研究人員要她們先把焦點放在擲飛鏢的過程上;比如要她們注意身體的平衡,手臂要稍微夾著貼近身體。學過幾個投擲的基本步驟後,再鼓勵她們專注在靶心上,引導她們從以過程為目標轉移到以結果為目標。

第三組則姑且稱它為「只有努力組」,研究人員只告訴那些女生盡最大努力就好,其他什麼指示都沒有。

結果揭曉之前不妨一起來猜猜看,你覺得哪一組的人成績會最好?再來,你認為哪兩組的成績比較接近?

統計結果是,第一組「績效表現組」跟第三組「只有努力組」成績最接近,而表現最好的第二組成績明顯優於另外兩組,有些第二組的學生還產生投擲興趣,在實驗結束後想要學習更多擲飛鏢的技巧。

從這個實驗結果可以知道,做一件事要有目標,也要努力,但更要有學習技巧。

掌握學習的技巧差異將有多大?在創業的領域中,從0到1是個很大的門檻,但在學習的技巧上面從0到1的門檻並不高,即使是在學習過程中加入一點技巧,都可以比原本的學習成果明顯還好。

可是問題來了:大部分人卻很少真的學習「如何學習」,為什麼?主要一個原因是,學校從來都只有告訴我們該學什麼,卻沒有教我們該如何學。

2 高效學習的3個觀念

要如何學才學得好,甚至做到高效學習?作者在書中提出一套系統提升人的學習力,共有六個面向貫穿整本書,我在讀的時候留意到有三個可以串連起來,先提供你一個方向開始練習高效學習。

學習如何學習1:尋找價值感

第一個要分享的高效學習,是尋找價值感。在學習前了解學習的目的很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找出學習的價值。這其實也是讓不少人會有迷思的的地方,有些人覺得自己學的東西就是沒價值,還談什麼學習。

錯了,學習的價值不只在於學習的內容本身而已,更是學會那件事後帶給你的意義。很多人有過經驗,出社會後才遺憾當初在學校沒有多學某個科目,比如外語能力,比如產業分析,比如經濟學或程式演算法。當初在學校並不覺得多學那些東西有什麼意義,也別說覺得有需要去學。

只是後來為什麼想學?為什麼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時間來看,學習的價值差那麼多?因為學習那件事的對你來說,已經產生意義上的不同。

再舉個不同的例子,很多人覺得目前從事的工作沒有發展性,沒有動力做該怎麼辦?有個方法就是去找一個新的價值,跟你的工作扣在一起。

比如你可以思考,如果下一份工作要換到更好的職務,現在該怎麼辦?

順著問題思考答案,你會發現你需要有存款可以離職,需要有好的工作經歷,要具備下一份工作需要的能力,如此以來你就重新賦予現在這份工作的意義了,它不再是綁住你的爛工作,是你通往更好工作的橋樑,內在動力就出來了。

換句話說,價值可以從事情本身去挖掘,也可以從外部來賦予,你要做的就是對自己說新的故事。在《人類大歷史》這本書中有說過,智人之所以會爬到食物鏈的頂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人會說故事,進而產生意義,因此才可以群體對抗其他物種。

所以,要找到學習的價值感,要靠的就是你對自己說新的故事,重新賦予學一件事情的意義。

學習如何學習2:明確的學習目標

有了價值感就容易延伸到第二個高效學習上面:目標。跟做事情的目標一樣,學習的目標不只是用來達成,更是用來聚焦,確保你在學習新能力的過程中,學到的是對你有幫助的東西。

書中提到一個故事。溫沙山是一所巴爾的摩的小學,學校位在相較貧窮的社區,也導致學校的教學品質很差。為了改善學習的效率,當時學校引進一個名叫 Success for All 的改善學習方案。

這個方案會透過目標化來管理學生的學習進度,針對學生能力的分組教學,學生會依照能力被分配不同的組別,有可能一個班會同時有5年級跟3年級的學生,確保他們學到的是正確而且程度適中的教材,進度落後的人還會有專人輔導。這種目標化、針對性的學習策略,最後成功改善那間學校的成果。

所以,你在學習新的技能時,記得要設定目標來引導自己,有步驟的去學習,而不是想辦法看到什麼就學什麼。這個目標不一定要複雜,可以是寫出一篇兩千字的文章,做出一份頁數很少但訊息足夠的簡報,或是聽懂一支外語的影片,閱讀後寫一篇心得等。

總的來說,這個目標是為了讓你聚焦學習,拉高注意力,一步一步成長。而有了目標,接下就可以進入到第三個高效學習,回顧。

學習如何學習3:回顧學習成果

前面提到,有價值感就能延伸出學習目標,而有學習目標就能得到回饋,而回饋的目的在於持續提升能力。

對學習來說,回饋的好處之一在於你能追蹤學習的進度。書中有說到這一個故事。茱莉亞是新聞網站 Vox 的記者,她訪問了二十位受人敬重的飲食專家,想知道經過研究後,能成功減重而且又能維持下去的人有什麼共同點?其他沒有成功的人又是少做什麼?

她整理得出的答案是簡單卻很少人會做的事情。並不是很努力的運動,也不是什麼特別的飲食法,能夠有效減重的人,都是那些會追蹤自己吃了多少、定期量體重的人。關鍵不只是在行動,也是在回顧追蹤,每一次的追蹤都可以給自己跨出下一步的動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什麼人會排斥量體重跟記帳這類追蹤的事?因為做這些事會產生一種情緒反應:痛苦。但這裡就是重點了,痛苦正是提升你學習能力的關鍵地方,因為,從來就沒有不費力學習這種事。

3 舒適圈裡沒有學習

只要是能取得回饋的學習,肯定會讓人掙扎,因為回饋是一種提醒自己哪裡做錯,或是需要改進的過程。比如許多人從小到大的類似經歷,學走路會跌倒,學腳踏車會摔車,學開車會打錯檔,考試會沒考好,在台上報告會被念,上班考績被評得不好。對不對,只要有回饋的地方都是如此打擊人心呀!

但就是因為產生了痛苦,你才有可能學到東西。原因是,卓越的學習裡,是沒有舒適圈的。學習是為了進步,而進步代表你的舒適圈會一直擴大,每次難度都會往上調整,所以你每次都會掙扎,說不定還會傷到自尊。

所以,學習的回饋會痛苦,痛苦代表你開始要進步。沒辦法,學習總是會有痛苦的部分,但能掌握學習如何學習的技巧,可以減少痛苦的部分,更加的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跟好處。

今天的讀書心得內容就到這邊,希望你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代,能夠掌握如何學習的基本原則,試著套用在你的工作或課業裡,找出更多學習的價值,讓自己的能力有更多的價值,如果可以,也希望你發揮正面的影響力,一起帶給這個世界更多的價值。

如果對你學習有幫助,歡迎訂閱我們的 FB,不錯過學習內容:https://reurl.cc/lRGLME

 

在拾課學習,時刻都能學習

Photo by KAL VISUALS
自我成長
浩然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3個職涯發展的建議,幫你突破職涯瓶頸期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幫助讀者規劃與發展職涯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是一名職涯訓練專家。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個人職涯發展的故事與領悟,而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能夠獲得啟發,幫助自己像作者一樣突破職涯瓶頸期。假如你目前正遇到工作困擾,此書會是一本適合的讀物。

Photo by Aziz Acharki
自我成長
浩然

想要變得富有,先讓內心變得富足

想要變得富有,先要讓內心感到富足。倘若人對現況總是感到不滿意,即便賺再多的錢也很難獲得快樂。因為欲求不滿的內心會讓人總想要獲得更多,永遠都不會感到知足與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人就不會想要花多餘的錢提高生活品質,如此就能將錢存起來累積資產,逐步變得富有,生活也變得更快樂。

Photo by Daria Tumanova
職場能力
浩然

《快不能解決的事》閱讀心得:遇到工作上的複雜問題,你要學會慢速處理

《快不能解決的事》是一本教人學會看待複雜問題,學會處理問題根本成因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致力於推廣「慢的生活」。他認為現今時代人們普遍都喜歡快速解決問題,以至於經常使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使得問題未能徹底解決。因此,他在書中教會我們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性地處理問題。

Photo by Chungkuk
心理療癒
只贏

《善良是一種選擇》閱讀心得:行善是美德,也是無價的獲得

《善良是一種選擇》的作者沈雅琪是國小老師,因為某次被學生誤將「沈」寫成「神」,在網路分享這則趣事,因此從沈老師就變成了神老師。她育有三名子女,其中小女兒在十個月大時,就被醫師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身為特殊兒的母親,非常理解在社會上會遇到的困境。

Photo by Do Nhu
心理療癒
浩然

生活越是痛苦,越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基本面

人生的低潮期不期而遇,如何面對這段時期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發現,應對人生低潮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面向。比如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以及照顧飲食。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不過顧及好卻是能夠給身體與心靈提供能量,讓你有心力對抗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