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網絡以來,「線上心理測驗」一直都是大眾喜歡瀏覽的主題;而這類網絡內容好像永遠不會退出潮流似的。這種現象是否也說明人們一直以來都喜歡了解自己的個性,鍾情於自我探索?
可是,這些線上測驗的準確率有多高呢?這些工具真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個性嗎?
個性具有高度可塑性,沒有準確測量這回事
今天要來讀的書《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正是一本能回答上述問題的書籍。此書作者是克莉絲蒂娜・伯恩特(Christina Berndt),在出版此書之前,她已經出版過《韌性》與《滿足》等著作,而且也獲選為年度三大科普寫作記者。在《個性》當中,她從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生物學等方面帶讀者了解自身的個性特質。
此外,克莉絲蒂娜也提出了一個有關個性的獨特見解:人的個性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而不是一般人以為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舉例而言,有的教師天生是內向者,但為了教好學生而願意扮演外向者,講起課來生動有趣;有的父親早年脾氣火爆,但晚年抱孫時卻變得和祥;有的人經歷過重大交通事故後死裡逃生,整個人也變得更有同理心與愛心。
換句話說,人們的性格不會由始至終的保持不變,只要在人生中遇到對的契機與環境,人就會改變自己一貫的習性與個性。這項認知其實也回答了前言的問題:世上沒有一項工具能準確測量一個人的個性;即使是有學術理論支撐的個性測驗,如「五大性格特質」測試(big five personality test)也頂多反映受測者「當前」的個性。
了解個性具有高度可塑性不僅是為了解答前言的問題,這項認知其實也關乎人在生活中面對磨難的能力。
不斷變化的自我其實並不負面,畢竟,改變就代表一個人可以發展自己的個性,而種種的機會就蘊含其中。——《個性》
延伸閱讀:個性是先天基因,還是後天養成?《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一書可告訴你答案
適度的改變個性是為了適應世間的變化
在生活當中,善於變通的人總是能面對各種挑戰。而這裡的「變通」不單指人善於舉一反三,也是指一個人能因應不同場合改變自己的應對態度。
但這種做法卻常被群眾解讀為「委曲求全」、「戴假面具做人」或「不做自己」。可試問一句,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嗎?
在歲月的列車裡,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物,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的個性。好比遇到喜歡的女生,硬漢也會展現柔情與害羞的一面;好比遇到一生摯交,內向少話的人也會興致勃勃的談論自己。那為何在這些時候,人的表現卻不是「做自己」呢?
值得探究的是,這其實尤關一條人性的弱點:當人遇到有利於自身的情況時,便會做出改變以取得報酬;而當人遇到不利於自身的情況時,會認為「改變自己」是一種損失,所以才用「做自己」當作擋箭牌逃避改變。可這面盾牌偏偏又脆弱無比,面積的大小也只足夠掩蓋人們「不想改變」的固執。
此外,只要你稍微留意身邊提倡「做自己」的人,會發現他們通常都是堅守己見的人。這種態度在對的時候令人佩服,因為能不卑不亢逆流而上;但若是在需要改正自我時還提倡「做自己」,就是在逃避改變和不肯認錯。
簡單而言,「變通」不等於「委曲求全」或「不做自己」,這很多時候只是人們的一些認知偏誤與主觀看法而已。回溯歷史的長河,人類也是透過不斷地改變自我,才適應環境變化並且生存至今。況且人又怎麼確定改變後的自己不是更好的自己呢?
但話說回來,改變自己的天性總是不容易的事。比如,內向的人若是勉強自己變得外向,可能會導致內心焦操不安,到時候做錯事反而更加麻煩。
做自己只有在一種情況下不是那麼好,那就是:當它被用來當作說服自己拒絕改變的藉口。——《個性》
改變個性從做點不一樣的事開始
這個問題作者也有考量,所以在書中她提供了兩種改變個性的實用方法:做點不一樣的事(Do Something Different)以及假裝原則(As-If Principle)。
顧名思義,「做點不一樣的事」是要人用不同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原因在於,人們時常以自動化的模式做熟悉的事,就無法察覺自己擁有的其他可能性。
好比說一個內向者總是透過郵件跟同事溝通,就難以發現言語交流除了能傳遞訊息,也能增進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好比外向的人也可能不知道若安靜做事,其實能夠更加專注和更快地完成任務。這些事只有人用不同的方式做事時才能有所察覺。
換句話說,你可以試著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同一件事,觀察自己用其他個性做事有否意外的收穫。你可以嘗試像個外向者,大膽地邀約你心儀的對象;你可以嘗試像個內向者,與家人爭吵時先冷靜下來;你也可以嘗試像個嚴謹的人,做事時多一份謹慎少一份馬虎。你將發現做點不一樣的事能夠發掘一點更好的自己。
再來是「假裝原則」。這個原則是由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所提出。對於個性的改變,他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如果你想具備某種特質,那麼你就得宛如你已具備那種特質」。也就是假裝自己是你想成為的人,久而久之你就會變成那種人。
這個方法之所以有用不是毫無根據的,因為在行為改變研究中提到的「身分認同」(self identity),便說明當人相信(認為)自己是某種人的時候,自身就會強化該種人擁有的特質與行為。
好比當一個過度肥胖的人認為自己是個健康的人,他會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就該過著健康人士的生活,也會因此履行健康飲食以及經常運動。當然,生活也會因此變好。
換句話說,如果你在性格方面渴望變得外向一點、嚴謹一點或親和一點,你可以先找出可以模仿的對象,然後假裝成對方並且漸漸地擁有他們的個性。
當我們結識他人,或是生活中有新的經歷後,都會讓我們有所改變。因此,並不存在顛撲不滅的自我,人們也會對自己的性格產生影響。——《個性》
延伸閱讀:想學會改變,每天只需一小時!《一小時的力量》閱讀心得
結語:改變是為了活得更有智慧
「人生就是不斷改變的過程。」這是書中的一句話,也很適合用於總結這篇文章的內容。
我們每個人都會改變。無論是外貌、年齡、身材、肌肉結實度、細胞都會隨著時間流動而改變。當然,個性也不例外。
無論改變的目的為何,但會改變的人才能面對人世間的苦難,也能活得更有智慧。懂得變通的人都知道自我成長很重要,也知道若維持一成不變,其實也代表一個人沒有任何進步。
人生雖然有許多可能性,但來來去去也不過兩條路可選:「智慧之路」和「安適之路」。
智慧之路需要你不斷地挑戰自己,雖然要面對重重困境,但卻讓你活著去認識更全面的自己;安適之路雖然讓你無風無浪的過生活,但少了智慧的支撐,這條路不久後就會坍塌。到時候你會看到「安適之路」的路牌搖搖欲墜,隱約呈現原本的路牌:絕望之路。
你的人生想通往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