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剛踏入職場的第一年,進到全球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每天穿著正式的服裝,工作內容經常往返不同國家,除了可以接觸到各類型的產業,也有許多與財務主管直接交流的機會。

然而,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底下,我卻時常感到憂鬱。

剛開始,以為自己能發揮所學,在職場上一展長才,沒想到每次交出去的報表,過沒幾天就被駁回,並在上面看到至今仍難以忘記的註解:

「妳這種程度確定是國立大學畢業?」

「我從來沒帶過這麼離譜的新人!」

我感到相當羞愧,也深感自己不足。直到某次與其他部門的新人聚會,才發現他們也被這樣對待,甚至有人直接被文件丟在身上,要他把內容全部改掉重來。

當然,有不足的地方就要趕緊加強,只不過回想起來仍感到有些訝異,因為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點,都是在剛進公司的第一個月。

一段時間過去,開始有新的同事加入,我們才意外發現,原來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文化。主管習慣用罵的、用羞辱人的方式,讓新人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過沒多久,我便離開那個職場環境,只是當時受到的羞辱創傷,至今仍默默地埋藏在我心中。

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最沉痛巨大的傷害。——《羞辱創傷》

羞辱創傷難以辨識,卻也箝制住你的人生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是《羞辱創傷》,作者周慕姿是諮商心理師、Podcast 主持人,也是民謠金屬樂團的主唱。她長期觀察華人社會裡,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言語羞辱,讓成年後的自己困在無形的枷鎖裡,不僅過得壓抑,也讓人生遲遲無法前進。

作者由自身經歷出發,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再由心理諮商到樂團主唱,看似多元的身份背景,一路上也面臨許多自我掙扎。她不僅描述自己如何受到羞辱創傷,更有系統地分享我們該如何為心靈療傷。

所謂的「羞辱」,就是使用一些手段,來貶低一個人的自我價值,進而讓他感到難堪。而「羞辱創傷」就是在這些羞辱中被傷害的經歷,不僅影響到身心,也會改變我們日後的人際關係。

書中對羞辱創傷的定義,就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這與常聽到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稍有不同,其中最大的差異是,造成 PTSD 的創傷多半比較單一,像是巨大災難或意外;而 CPTSD 則為一連串創傷事件造成的影響,時間更為長期且具有持續性。

簡單來說,羞辱創傷造成的傷害,多半具有連續性,儘管只是某次讓人印象深刻的經驗,當再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時,羞辱感仍會在心中隱隱作祟。

✏️延伸閱讀:《療癒次級創傷》閱讀心得:給照顧者的心靈指南,療癒助人後的隱形創傷

羞辱像抓交替般永久循環

不管你是否承認,在華人的文化中,幾乎所有人都曾遭受過羞辱創傷,而傷害我們的對象,往往來自於我們最親的家人。書中有段故事讓我印象深刻,有位長期受到家暴的小孩,經常沒來由地受到父親毒打,瘦弱的他只能忍著疼痛,在父親情緒趨緩時,躲進棉被中哭著睡著。

睡著之前,他總是模糊地想著,班上有位比他還弱小的同學,明天一定要去捉弄他。想到可以跟朋友一起霸凌這位同學,心中就有股莫名的快感,這種情緒使他忍不住嘴角上揚,明明知道欺負別人是不對的行為,但他潛意識還是想這麼做。

原來,遭遇羞辱創傷的人,會將這種無力感記在心中,用以對付其他和自己一樣脆弱的人,藉此感到自己的強大,撫平心中的匱乏。

事實上,不僅是家暴產生的羞辱創傷,言語暴力更是經常存在我們身旁。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經驗,當你興高采烈地和父母分享出去玩的照片,卻被他們潑冷水,說你只會享受,都不懂得賺錢的辛苦;當你沒有考到理想的成績,父母不但沒有安慰你,反而跟你說:「同學沒補習還考比你好,你丟不丟臉?」

諸如此類讓人難堪的言語,聽起來一定不好受,但若能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或許會發現類似的狀況,其實也是父母親那輩曾受過的傷。於是,帶著羞辱創傷長大的父母親,在教育下一代的過程,也無意間將類似的模式複製到兒女身上。

就這樣,羞辱創傷一代傳一代,像是抓交替般永久循環。

✏️延伸閱讀:努力是為自己,而不是要證明你的能力《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閱讀心得

解開羞辱的咒語,前往更好的地方

值得留意的是,作者一再強調,寫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要我們責備父母,或是曾經傷害自己的人,而是以積極的態度彌補、改善與預防。即便這是難解的文化習慣,但若能有意識地看見癥結點,就有機會療癒傷痕,並進一步跳脫羞辱創傷的負面循環。

我很喜歡作者用「下咒語」來形容遭受羞辱創傷的過程。人們會將當時的情境扭曲,把自我價值交由他人評斷,如果別人灌輸「你很糟糕」的咒語,我們就會無意識地全盤接收。因此,療癒創傷的第一步,就是用中立的思維寫下「真實情況」。

在你感到舒適的環境下,拿起筆記本或是錄音器材,記錄你曾遭遇的經歷。首先,先回憶當時的狀況,並述說自己的感受,接著思考你的感受促使你做了什麼決定;最後,用旁觀者的角度,對當時的自己說一些話。

理解與撫摸羞辱的傷口,就是復原的首要步驟。寫下這些事實,是幫助自己拿回公正的眼光,並公平的對待自己。當你願意為自己發聲,帶著悲憫的情緒看待過去受過的傷,才能解開羞辱魔咒,勇敢前往更好的地方。

傷是真的,或許要再度信任人是難的;但當你願意再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學會信任你自己、信任身邊的人時,愛,將會是你最好的禮物。——《羞辱創傷》

你不糟糕,糟糕的是你遇到的事情

面對羞辱創傷並不容易,但若能正視傷口,才能重新認識自己,也才會重建對世界的信任關係。你要知道,不是你很糟糕,糟糕的是你遇到的事情。

當然,書籍終究只是輔助,倘若使用書中的方法,仍難以跳脫過往感受到羞辱創傷的情緒,不妨試著尋找專業的心理協助。

多年後我再次與前公司的舊識相聚,這次當年對我說重話的主管也在場,我主動上前打招呼,並調侃地述說這段過往。他笑笑地說,當時講的話不用放在心上,因為他們過去也都是這樣被對待。

閱讀完這本書,想起聚會上的對話,似乎也幫助我療癒多年來的羞辱創傷。或許,只要我們願意先敞開心胸,就能踏上療癒的路徑,展開一段與自我和解的旅行。

如果對你學習有幫助,歡迎訂閱我們的 FB,不錯過學習內容:https://reurl.cc/lRGLME

 

在拾課學習,時刻都能學習

Photo by KAL VISUALS
自我成長
浩然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3個職涯發展的建議,幫你突破職涯瓶頸期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幫助讀者規劃與發展職涯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是一名職涯訓練專家。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個人職涯發展的故事與領悟,而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能夠獲得啟發,幫助自己像作者一樣突破職涯瓶頸期。假如你目前正遇到工作困擾,此書會是一本適合的讀物。

Photo by Aziz Acharki
自我成長
浩然

想要變得富有,先讓內心變得富足

想要變得富有,先要讓內心感到富足。倘若人對現況總是感到不滿意,即便賺再多的錢也很難獲得快樂。因為欲求不滿的內心會讓人總想要獲得更多,永遠都不會感到知足與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人就不會想要花多餘的錢提高生活品質,如此就能將錢存起來累積資產,逐步變得富有,生活也變得更快樂。

Photo by Daria Tumanova
職場能力
浩然

《快不能解決的事》閱讀心得:遇到工作上的複雜問題,你要學會慢速處理

《快不能解決的事》是一本教人學會看待複雜問題,學會處理問題根本成因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致力於推廣「慢的生活」。他認為現今時代人們普遍都喜歡快速解決問題,以至於經常使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使得問題未能徹底解決。因此,他在書中教會我們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性地處理問題。

Photo by Chungkuk
心理療癒
只贏

《善良是一種選擇》閱讀心得:行善是美德,也是無價的獲得

《善良是一種選擇》的作者沈雅琪是國小老師,因為某次被學生誤將「沈」寫成「神」,在網路分享這則趣事,因此從沈老師就變成了神老師。她育有三名子女,其中小女兒在十個月大時,就被醫師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身為特殊兒的母親,非常理解在社會上會遇到的困境。

Photo by Do Nhu
心理療癒
浩然

生活越是痛苦,越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基本面

人生的低潮期不期而遇,如何面對這段時期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發現,應對人生低潮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面向。比如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以及照顧飲食。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不過顧及好卻是能夠給身體與心靈提供能量,讓你有心力對抗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