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裡,我們可以輕易地透過網路媒體,看見他人展現的成功樣貌。無論是優渥的薪資福利,或是令人稱羨的頭銜,社會在無意間對「成功」制定一套標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們不斷努力,期望有朝一日也能往同樣的方向前進。
然而,許多人卻從未停下腳步,思考努力背後的真正原因。我們經常過度努力,期望得到他人認同,卻也因此感到迷惘,似乎再大的成功,都無法滿足空虛的心靈。
事實上,若我們深入探究,會發現許多「過度努力」的背後,隱藏一連串難以形容的枷鎖。從原生家庭到成長環境,人們的心靈被禁錮其中。倘若未釐清盲點,就可能身陷泥淖,久了便無法看見自己真實的樣貌。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過度努力》
過去曾受過的傷,影響未來的模樣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是《過度努力》,作者周慕姿是諮商心理師,她長期觀察華人社會裡,多數人不僅過得壓抑,也經常因為無形的枷鎖,使自己無法往前進。她擅長剖析伴侶、親子與職場間的關係交流,前本著作《情緒勒索》甫出版就獲得外界一致好評。
書中分享作者在診間遇到的八位諮詢者,這些人分別因為焦慮、憂鬱及恐慌等負面情緒尋求協助。乍看之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痛苦來源,看似無關的人生課題,背後的核心竟環環相扣。他們都曾受到心靈創傷,認為需要過度努力,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當然,努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努力背後的意義。唯有當我們能更全面地檢視自己的內心,才能擺脫心中枷鎖,進而獲得無價的自由感受。
✏️ 延伸閱讀:拒絕關係束縛,如何逃離原生家庭的禁錮?
過度努力的背後,都是受傷的靈魂
書中提到:「每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更深、更好的大人。」
在8位諮商者中,其中有位「不犯錯小姐」特別令我印象深刻。她對自己在職場上的表現要求極高,深怕做錯一項決策,就會影響在工作上的地位。隨著壓力越來越大,焦慮及憂鬱的狀況也開始出現。她總認為必須要非常努力,才可以逃避內心「認為自己不夠好」的感受。
讀到這篇時,我不禁深深地感到認同,因為這就是我過去曾有的感觸。那時的我就像這位不犯錯小姐一樣,擔心在工作上出錯,深怕任何一個閃失,就會失去主管對我的信任。於是我告訴自己,做每件事情都務必謹慎小心,絕對不能被人抓到把柄。我將所有文件再三檢查,也經常熬夜加班,雖然身體感到勞累,心中卻有一種聲音告訴自己:就是要過度努力,才能證明我的能力。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根本是在欺騙自己,一味地努力工作,卻從未思考如何提高職場的效益。直到後來我透過閱讀書籍及大量學習,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是因為人在出生時,大腦尚未完全發育,此時我們就像是一塊海綿,能輕易地吸收外界給予的評論。若在這個時期經常受到正面誇獎,就會有較多的自我認同感;反之,若你總是被灌輸負面情緒,就會在潛意識裡埋藏自卑的感受。
為了要解決心中的不安,過度努力彷彿是人生最完美的逃避:逃避面對更重要的事情,逃避解決人生中的難題,也逃避正視你自己的內心。
✏️ 延伸閱讀:經常感到「我不配」?也許你犯了冒牌者症候群
3種方法撫平脆弱的心靈
事實上,過度努力不僅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也是面對恐懼時,為了獲得安全感而存在的防衛機制。倘若我們不誠實面對內心的阻礙,就永遠沒辦法解決前方的難題。作者在書中分享許多觀點,我從中整理出3種方法,期望能帶給你更多力量,幫助你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方法1. 拋下完美的「假我」思維
當你感到自卑時,不妨試著拋下「努力讓自己變完美」的思維,而將重心放在「多了解自己一點」。我們都該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完美的人,也正是因為每個人的獨一無二,才會形塑豐富的社會樣貌。
方法2. 避免「理想化」他人
有些人在與人交往初期,會因為對方的表現符合內心預期,就快速地將這個人視為理想的「人生伴侶」。一旦發現對方的行為與想像不符,就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不僅給人莫大壓力,也會破壞彼此的關係。
其實,這樣的狀況不僅只存在於伴侶之間,也經常發生在朋友與家人的相處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都該避免將他人理想化,學會理解他人,並勇敢表達自己,透過持續溝通才能建構出更好的關係。
方法3. 聆聽內心的情緒,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唯一
當你越倚賴他人認同時,你就越難以擺脫他們;越需要別人的肯定,就會越來越失去自己。唯有當我們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聆聽內心的真實感受,才會覺察心中的嚮往。記得,你的價值,從來都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
為了生存,孩子只好內化父母的標準,變成孩子生活、生命的一部分,甚至變成孩子的個性之一。——《過度努力》
努力是為自己,而不是讓任何人滿意
每個人在內心都有些許傷口,這些傷會帶來令人難耐的情緒。有些人選擇用逃避來解決問題,有些人則是過度努力,期望能向人證明自己的能力。
我們都該理解,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我們的價值也不需要藉由過度努力,才能向人證明。學會和自己的創傷安然相處,也要懂得聆聽內心的感受,即便有不完美之處,仍能接納真實的樣貌,用溫柔且理解的心態輕撫傷痕。
或許,在承載苦痛與傷痕的另一端,存在清透又清晰的世界。只要你願意檢視自己的心,這些困難就不再難以撫平,曾經發生的創傷,也總有一天會慢慢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