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因為現實世界充滿了許多苦難,如果每個人都能撥出一些善心給受難者,世界會變得更美好一些。

然而,善良之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往往也是最需要協助的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壞人會不懷好意,利用好人的善心,從他們身上占盡便宜。

散播善良沒錯,但小心壞人很多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因為時常太好心幫助別人,反而令自己身心俱疲?譬如,你明明忙得不可開交,但又不好拒絕同事的工作請求,結果自己得扛著巨大的工作重擔,加班追趕工作進度。或者,明明客戶無理取鬧在先,但你為了避免跟客戶起衝突,只好默默承受委屈,心裡有苦卻從來不吐。

好人很常就是這個樣子,寧願自己辛苦也不想別人痛苦,但也正因為如此,壞人才會得寸進尺,在好人身上謀取好處。

「做善良的人,也是需要修習的人生功課。」這個啟發是我從《人善被犬欺》一書學到的。作者馬丁.維爾勒(Martin Wehrle)認為,善良的人要學會擺正行善的心態,了解何時要用心待人,何時又該跟別人劃清界線,避免被壞人占便宜。

而這裡所謂的「壞人」,不是指那些十惡不赦的惡人,而是那些會為了自身利益,占人便宜的人。這些人都有一種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占人便宜還不懂得感恩,反而會食髓知味,得寸進尺。

以書中例子而言,有一位心地善良的主管,總是包容某位屬下遲到上班的惡習。他原本以為這種包容能夠感化屬下,令他反省和改過,但沒想到這位屬下不僅沒感恩,反而覺得這名主管很好糊弄,往後還是經常遲到上班。

說來,好人總是很無辜的,因為性格使然,致使他們喜歡和諧,不喜歡衝突;喜歡包容,不喜歡紛爭。不瞞你說,我也是這種人。但也正因為這種態度,壞人才敢欺負上頭,知道不論怎麼欺負好人、占好人的便宜,好人都不會反擊。

但我想問壞人們,好人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真的不會反擊嗎?

我們可以把善良分成兩種:一種是健康的善良,它能對你產生益處;另一種則是不健康的善良,它只會傷害你。——《人善被犬欺》

✏️延伸閱讀:不刻意迎合別人,也有正向關係的可能《慣性討好》閱讀心得 

踐踏好人的善良,忍無可忍也會反擊

我曾在工作上遇到某位客戶,就是先前提到的壞人。

一開始,我們彼此的合作還算愉快,他提供我滿意的薪酬,我則反饋優質的工作成果。我原本預期這是一段長期又健康的合作關係。

但我漸漸地發現,這位客戶越來越喜歡「畫大餅」,以此要求我免費完成許多小任務。

當時還是社會新鮮人的我,想說這倒沒什麼關係,反正這些小任務是舉手之勞,完成後還能給客戶留下好印象,解鎖以後的大專案。

不過越是完成許多小任務,我越是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心裡有個念頭想著:為什麼所謂的「大專案」遲遲未到,客戶是不是在占我便宜?

原本我是沒有勇氣質疑客戶的,但我越是免費承擔許多小任務,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紊亂,睡眠不足、焦慮不安、沒時間經營人際關係等問題一再出現。於是,我鼓起勇氣向客戶反饋自己的不滿,但客戶不僅沒有體諒,反而還說出這樣的話:

「快了,快了,大專案就要來了,你只要再免費多完成幾項小任務,我就會下達大專案!繼續忍耐!」

當下我內心明白,對方明顯是在占便宜,這位客戶踐踏了我的好心,也因此讓我感到心寒。在莫大勇氣的推動下,我忍不住地對客戶說:「如果再是無薪工作,那麼彼此的合作關係到此結束吧。」

第一次,我選擇不做好人,而是提出自己的需求與想法,拒絕承受不公平的對待。我以前不會這麼做,因為害怕得罪別人。但真說出這句話後,我內心感到無比暢快,仿佛放下心中的某塊大石。

經過跟客戶一番爭論後,這段有害的合作關係終於結束。後來也因為這件事讓我體認到:「做人要樂於助人,但也要堅守自己的底線,這樣才不會成全了別人卻累了自己。

一廂情願地扮演善良好人,只會更快速地將你的生命能量消耗殆盡;總有一天,會連接收內心需求發出的訊號都做不到。——《人善被犬欺》

✏️延伸閱讀:再好的友情,也要保持社交距離 

3項好人練習,抵抗壞人的別有用心

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似乎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應付壞人。像我一樣跌跌撞撞才領悟未嘗不是辦法,但若能及早學會一些「防身術」,那麼好人就不必被壞人無情利用。以下3項好人練習,也許參照一二,就能提高你應付壞人的能力。 

練習1:留意所謂的「我應該」陷阱

善良的人聽到別人的請求時,本能地會有一種反應:「我應該幫助眼前這個人。」也許是天性使然,好人面對任何請求時,下意識都會認為自己「應該」上前幫忙。但更嚴重的是,即便對方不提出任何請求,只是展現柔弱的姿態,好人也會忍不住地伸出援手。

正是這種本能反應的緣故,好人才會落入所謂的「我應該」陷阱,不斷往自己身上疊加重擔,使得自己喘不過氣。

因此,作者希望好人練習,大部分時候遇到別人的請求、看見別人柔弱的姿態時,都要嘗試克制自己的本能反應,並且去思考:「我真的應該去幫這個忙嗎?」「這件事真的是我應該去做的嗎?」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就要拒絕對方的請求。

當然,這個練習不是要好人變成袖手旁觀的人,倘若對方真的遇到十萬火急的困難,施於援手是必要的舉動。這是生而為人該有的善良。但若對方並沒有遭遇緊急的危機,那麼就不用急於伸出援手,而是要讓對方從問題中多加磨礪,才能達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效果,讓對方徹底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過度努力造成的累,要靠復原空間和自我疼惜擊退 

練習2:學會說「不」的技巧 

有句話說:「面對別人的請求,說一百次『好』非常容易,但要說一次『不』卻很難。」這句話完全就是好人在面對他人請求時的真實寫照。

原因很簡單,答應別人的請求並施以援手,能夠讓對方喜歡你並增進彼此的關係。但若是拒絕他人,則可能教對方失望,進而疏遠你。

然而,好人不應該被這種感覺所約束而累了自己,反而要堅決地推開那些對自己無理且刻薄的請求,方法就在於練習說「不」的技巧。

要向別人說出「不」固然很難,但其實是有技巧可練習的,關鍵就在於這兩點:「真誠」以及「建議」。

真誠的意思,就是在拒絕別人時,向對方坦誠自己有心無力的窘境,讓對方知道你目前並沒有餘裕承擔更多的事情。只要保持真誠的心去拒絕別人,對方也會理解你的處境,另尋解決問題的途徑。

但作為好人的我也知道,好人總是不忍心沒給予對方協助,所以除了真誠拒絕外,也不妨向對方提供一些口頭上的協助,指引對方解決問題的方向。譬如,建議對方可以查哪些資料、拜訪哪些相關的專業人士等。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最重要的時間點,沒有勇氣說「不」的人,只能用後半輩子承擔自己種下的後果。——《人善被犬欺》

✏️延伸閱讀:你不是沒實力,而是輸在不會表達《99%的人輸在不會表達》閱讀心得 

練習3:設立界線,別被他人欺負上頭

先前提到,壞人總會食髓知味,在獲得好人的協助後會不斷地提出更過分的要求,以期獲得更大的利益。好人若要對付這種情況,方法就是設立界線,不要讓壞人得寸進尺。

以我為例,手機鈴聲曾有一段時間是我的生產力大敵。因為不論是客戶還是家人,都希望我保持在線,避免有任何事情無法第一時間聯繫我。

我一開始是不以為然的,想說這應該不會影響工作進度。但後來我發現,若要一邊工作一邊關注手機訊息,分心的狀態會大大降低工作生產力

於是我跟客戶和家人商量,希望工作時不再收到手機鈴聲的打擾,我是在嘗試設立界線,從而保護自己的生產力。聽見我的請求,他們非常不解與生氣,還覺得我有些傲慢,甚至說出這樣的話語:「萬一我有什麼意外無法聯絡你怎麼辦?」

這種回覆在我看來顯然是種情緒勒索,如果我再上當,自身的利益就會繼續被剝奪。因此,我堅決地設立界線,不僅在手機上開啟了「勿擾模式」,工作時也將手機放在其他地方。從此,我的生產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也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意外」發生。

所以說,設立界線保護自己,是好人必不可少的練習,做好人要有原則,壞人才不會得寸進尺

你只能給予別人你擁有的東西。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是無法提供別人任何贈與或幫助別人的。——《人善被犬欺》

✏️延伸閱讀:以為你好為名的箝制,是最自私的控制《立下界限》閱讀心得 

結語:你的善良,不應該被有心人士踐踏

「好人有好報」這句話從某種程度而言是對的,前提是你給予好心的對象也是個好人並且心懷感恩;如若不然,壞人就會看準好人的天真與善良,加以利用並從中獲得好處。

人心是否如此險惡,我們真的無從得知,也無法改變別人的處世態度。但對於我們自己,卻是能夠透過練習,做個不被壞人欺負的好人。

我依然堅信,做個心地善良的人是正確的,但更要注意,好人要學會保護自己。這,也是此書要帶給你、我以及廣大讀者的核心指引。如此,我們的善良才能真正幫助到有需要的人,也才不會被有心人士踐踏。

如果對你學習有幫助,歡迎訂閱我們的 FB,不錯過學習內容:https://reurl.cc/lRGLME

 

在拾課學習,時刻都能學習

Photo by KAL VISUALS
自我成長
浩然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閱讀心得:3個職涯發展的建議,幫你突破職涯瓶頸期

《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是一本幫助讀者規劃與發展職涯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艾希莉.史塔爾(Ashley Stahl),是一名職涯訓練專家。她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個人職涯發展的故事與領悟,而讀者從這些故事中能夠獲得啟發,幫助自己像作者一樣突破職涯瓶頸期。假如你目前正遇到工作困擾,此書會是一本適合的讀物。

Photo by Aziz Acharki
自我成長
浩然

想要變得富有,先讓內心變得富足

想要變得富有,先要讓內心感到富足。倘若人對現況總是感到不滿意,即便賺再多的錢也很難獲得快樂。因為欲求不滿的內心會讓人總想要獲得更多,永遠都不會感到知足與滿足。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足,人就不會想要花多餘的錢提高生活品質,如此就能將錢存起來累積資產,逐步變得富有,生活也變得更快樂。

Photo by Daria Tumanova
職場能力
浩然

《快不能解決的事》閱讀心得:遇到工作上的複雜問題,你要學會慢速處理

《快不能解決的事》是一本教人學會看待複雜問題,學會處理問題根本成因的書籍。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致力於推廣「慢的生活」。他認為現今時代人們普遍都喜歡快速解決問題,以至於經常使用治標不治本的方案,使得問題未能徹底解決。因此,他在書中教會我們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性地處理問題。

Photo by Chungkuk
心理療癒
只贏

《善良是一種選擇》閱讀心得:行善是美德,也是無價的獲得

《善良是一種選擇》的作者沈雅琪是國小老師,因為某次被學生誤將「沈」寫成「神」,在網路分享這則趣事,因此從沈老師就變成了神老師。她育有三名子女,其中小女兒在十個月大時,就被醫師判定為終身學習遲緩。身為特殊兒的母親,非常理解在社會上會遇到的困境。

Photo by Do Nhu
心理療癒
浩然

生活越是痛苦,越要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基本面

人生的低潮期不期而遇,如何面對這段時期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我發現,應對人生低潮期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自己生命中的基本面向。比如擁有充足的睡眠、運動,以及照顧飲食。這些事情看似簡單,不過顧及好卻是能夠給身體與心靈提供能量,讓你有心力對抗人生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