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井然有序的衣櫥,因為某天趕著出門,衣服就隨意塞進抽屜。直到下次要換衣服時,發現衣物早已東倒西歪,心想就隨便放吧,導致衣櫃越來越凌亂;一直保持乾淨的房間,在某次「發懶」穿鞋子進去後,似乎不再在意整潔,甚至連在床上吃東西,也早已經無感。
「反正都已經髒了,再髒一點也無所謂。」
你開始自暴自棄,甚至變本加厲,讓原有的生活步調逐漸失序。
這樣的場景熟悉嗎?一開始認為不起眼的壞習慣,都可以是引發行為改變的「導火線」。事實上,這種一連串的變化,就是心理學提出的破窗效應。
你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會有什麼樣的生活。——《破窗效應》
什麼是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又稱為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最早是由犯罪心理學家詹姆士・威爾森(James Q. Wilson)與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兩人所提出的理論。
他們注意到一個問題:在一座乾淨的城市裡,若其中一棟建築物突然出現破窗,一旦沒人去修補,時間久了附近的窗戶也會接連被破壞。除此之外,也可能引起更多犯罪者效仿,甚至他們會闖入屋內,佔領地盤、引發縱火或發生搶案。
是的,一扇破窗沒有及時修補,竟會衍生出一連串的問題,以至於影響整座城市的治安。
有趣的是,時任紐約市長的朱利.安尼(Giuliani)實際運用了破窗理論。有別於以往著重於大型的犯罪行為,他開始注重市容整潔,並加強逮捕塗鴉、砸窗或逃票等小型案件。
你猜怎麼了?
沒想到神奇的事情發生,當時美國犯罪率第二高的城市——紐約,竟因為這些「補窗」行為,而有效改善整體治安。久而久之,整座城市進入另一種市容,告別過去骯髒的地鐵環境,犯罪率也明顯降低。
延伸閱讀:掌握如何學習,培養高效率的新能力!《超速學習》閱讀心得
小缺點不改善,將成為大災難
其實,人的內心就如同原先整潔的市容,那些不起眼的壞習慣就如同第一扇破窗。若沒有盡快修補,就可能出現另一個壞習慣。於是窗戶接連被破壞,一段時間過去,整個內心像無人管理的城市一樣,早已變得殘破不堪。
回想我的職涯生活,也曾因為破窗效應,讓工作效率逐漸失序。
那是發生在我剛進入社會的時候,一開始我保持積極,每天提早進到公司,高效率地完成作業內容。直到某天與同事閒聊,才發現大多數的人會在上班聽音樂,也經常滑手機,甚至開群組團購聊天。雖然主管都看在眼裡,卻絲毫不在意。
自從某天開始,我「自然地」不再提早上班,即便壓線打卡也覺得沒關係。萬萬沒想到,這成為我職涯中的第一扇破窗。爾後的日子,我逐漸變得消極,該做的事情沒做好,連開會要準備的資料,也在前一晚才熬夜完成。
後來陸續來了幾位新的同事,很快地發現這樣的風氣,於是整個部門開始散漫,沒效率的職場環境,部門自然就失去競爭力。
這,就是破窗效應的威力。
只要有一扇破窗,不僅自己會受到影響,也會讓周遭的人效仿,直到組織邁向滅亡。
想要不被壞習慣所操縱,就要真正操縱我們的意志。——《破窗效應》
在成功路上,你可以這樣練習
既然已經知道破窗效應的威力,若我們都能仔細觀察生活的「第一扇破窗」,盡可能將它修補,就能避免讓它成為人生失序的開端。
當然,我們不用像紐約市長那樣,偉大到改變城市的治安;但我們可以套用同樣的概念,整頓自己的生活。在暢銷書《破窗效應》中,作者提到克服壞習慣的方法。其中有三種我感到實用,提出來與你分享,希望能幫助你找到力量。
方法1. 不要讓「差不多」壞了你的一生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做事魯莽草率,工作品質令人堪憂。即便他們看起來很努力,但結果總是無法讓人滿意。這樣的人犯的錯誤,就是認為凡事「差不多」就好,讓做事懶散的習慣逐漸成為一種常態,一旦染上這種惡習,就容易被人看輕。
方法2. 克服「拖延」惡習
「拖延」是現代人的一大通病。不論你多有能力,若你經常拖延該做的事情,甚至因為個人的關係遲到,而影響他人的時間。久而久之,別人自然會認為你不可信,進而失去他人的尊敬。
方法3. 今日事,今日畢
淨空的腦袋才能更自由地思考未來,而讓思緒暢通的方法,就是將待辦事項處理完畢。舉例來說,可以在下班前消化所有的電子郵件,或依循計畫一步步處理事情。
壞習慣如同成功的絆腳石,亦如同城市裡的第一扇破窗。若沒有及時修補,就有可能會影發一連串的破窗效應,讓人生陷入不好的循環。
延伸閱讀:《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閱讀心得:學會用對力,讓你輕鬆擺脫瞎忙人生!
換下破窗,用強化玻璃補強
只要是人都會有惰性,放縱與怠惰的態度便是人生的第一扇破窗,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有壞習慣時就要盡快改善。
好習慣需要一點一滴養成;壞習慣通常只要一瞬間,就可以輕易摧毀過去的累積。倘若我們沒有留意城市中的第一扇破窗,就有可能因為破窗效應,讓生活逐漸失序。
在破窗效應中,我們不僅是及時修補窗戶,甚至是改用強化玻璃補強。不再對生活苟且,也不再對自己善良。保持好的習慣,才有可能在人生裡創造出更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