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身邊總會出現一些特別耀眼的人,他們不會刻意花時間營造形象,也不會為了滿足他人改變原有的模樣。這些人不僅在職場上表現亮眼,對人生也有明確的目標,即便沒有虛擬世界的濾鏡,在現實生活中,依然保有強大的魅力。
原先,我認為要成為這樣的人,必定要通過堅毅的挑戰才能達成,但事實上,原來只需要學會簡單的生活法則,就有機會改變整個人生。
細微的法則,成就不凡的人生
今天要分享的書是《生存的12條法則》,作者喬登.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是近年來備受矚目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因為獨特的個人風格及大膽的言論,在網路上累積超高人氣,YouTube 頻道已有380萬人訂閱。本書出版後不到一年,銷售更突破300萬冊的成績。
作者用充滿知識底蘊的觀點,點出許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再用簡單的故事統整成重要的12條生活法則。如果你對目前的人生不滿意,或是想找到更多生存意義,不妨仔細品嘗書中的智慧結晶,透過改變生存的基本法則,進而得到更嚮往的人生。艾爾文也曾在他的 YouTube 頻道中分享過這本書,列舉了8條法則,我特別挑出其中很喜歡的4條法則,透過我自己的經驗來分享,希望閱讀後的你,可以對人生有不同的體會。
法則1:結交希望你變得更好的朋友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過這樣的狀況,當你正朝夢想的路前進,卻發現身邊的人在背後閒言閒語,甚至當面潑你冷水,企圖澆熄你滿腔熱血的決心。
雖然努力的關鍵是靠自己,但若有強大的心靈後援,不僅可以在追尋夢想的路上不那麼孤單,還能獲得更多動力。
因此,我們應該要讓生活充滿「正確」的人,珍惜別人的苦口婆心。好的朋友會因為你的進步而感到開心,也會不斷督促你繼續前進,在正向循環下相互鼓勵成長,進而得到更好的自己。
法則2:跟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跟別人的今天比
在學習新事物的過程,多數人會犯一個迷思——把現在的進度跟別人的成就相比。
舉自己故事為例,我曾非常羨慕在國外工作的朋友,不僅有機會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流,還可以拓展視野,獲得寶貴的人生經驗。除了羨慕之情,我也渴望自己能向他學習,於是我積極地加強外語能力,期待未來也能朝這個目標邁進。
但是不論再怎麼學習,每當這位朋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生活,就像提醒我自己是如此平庸。我開始自怨自艾,覺得永遠跟不上他的腳步,久而久之,還會否定過去累積的努力,逐漸失去前進的動力。
其實,每個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辛苦,每個人起步的基準點不同,產生的價值當然也會不一。我們能做的是比昨天的自己進步,而不是與他人的成就相比。記得,永遠都不要低估你擁有的價值,只要持續往對的方向前進,終將獲得明顯的成長。
法則3:抱怨這個世界前,先整理好自己的房間
這條法則不只是要我們整理好自己的房間,更深層的意義是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人難免會抱怨,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停止抱怨。倘若抱怨成為日常習慣,不僅會消耗寶貴的能量,還會消磨人的鬥志,甚至摧毀自己的人際關係。
沒有人喜歡和滿腹牢騷的人做朋友,大家只會認為你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才需要將生活的不順歸咎於外在原因。
甘地曾說:「與其抱怨,不如成為那個心中想看見的改變。」生命有許多無法控制的事情,而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有可能衍生更多不幸。與其花時間抱怨,不如把心力放在尚未處理的事,專注解決遇到的困境。
法則4:說真話,或至少不要說謊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即便心中有不同的想法,卻為了安全感而隨著大眾的腳步前進。不論是選擇科系、工作產業、結婚、生子,都是為了迎合他人,而非來自於真正的內心。
生命很短暫,我們都應該對自己誠實,聆聽內心想做的事情,並且在檢視人生時,勇於針對需要補足的地方努力。即便改變的路上會有未知的恐懼,但所有的挑戰終將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只要願意改變,人生就會突破盲點
喬登.彼得森就像是一位嚴格的父親,用直率的態度與明確的法則教育讀者,每個人都會遇到許多難題,但對應的方法只需要從小事做起。
如同他在書裡提出的概念:「處在深淵底部的人,或許已經沒有什麼救贖的價值,在幫助一個人之前,需要確認他是不是真的想要被幫助。」
真正有用的法則,並不是照本宣科的教條,而是指引一條光明的道路,只有你自己能決定是否走下去。每個微小的改變都有機會影響未來,而有規劃的未來也能改變現在。
從今天開始,試著在努力的過程中,讓身邊充滿正向的朋友,並且與過去的自己相比,誠實面對心中的想法,勇敢往對的方向前進。即便目前的生活還不如預期,但只要持續改變,就會得到更好的人生。
我很喜歡艾爾文在分享此書的影片結尾的話:「一件事情的好壞,影響的不只是事情的本身,更是你用什麼心情看待。」希望你能相信,當我們願意調整自己,便會開始累積生命的價值,進而散發最閃耀的光芒。